读《城市论》的一点体会(1)

区建设局(规划分局) 施建华

近日,非常荣幸能在第一时间拜读王书记撰写的《城市论》这一鸿篇巨著,由于时间仓促,只能说是粗粗的浏览了一遍,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深深的为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感到震撼和振奋,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城市论》分上、中、下3册,通过结合杭州的实际,从城市地位、城市面临的挑战、城市的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等24个方面对城市进行了梳理研究。我们在城市建设中遇到的许多难点、热点、焦点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科学的回答。引用王书记在序言中的话,毛主席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60年后的今天,《城市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科学回答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国内诸多专家学者也认为,《城市论》是一部兼具学术性、系统性、操作性、通俗性的城市研究力作,也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智慧结晶。

拜读《城市论》,有颇多感触与体会,所谓“话不离本行”,这里结合近年来的重点工作,粗浅的谈下本人的一些启发和体会。

一是我们在城市更新上有了新认识 “规划是龙头、是灵魂”。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在我国古代就有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吴越春秋》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吴越春秋》中提出了“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基础。如今,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作为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已成为共识。《城市论》对杭州城市规划的背景、原则、理念和特点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城市有机更新”规划理念引导下,杭州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整合规划资源,提高规划水平,逐步形成了“高起点、组团式、网络化、生态性、体系性”的城市规划特色。

朱书记来余杭后,针对我区城市规划超前性、系统性、权威性等方面有待增强的问题,对城市规划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我们一定要用心规划好,写好每一章节”。“规划是先导、是蓝图,没有规划,肯定是“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算哪里”。为此,近两年来,我区在规划方面做了大动作、大投入,成立了余杭规划分局,理顺了体制机制,优化和完善了区域总体规划,做了“一副三组团”的分区规划,做了临平CBD、创新基地、超山风景名胜区、南湖开发区、大径山旅游区等重要区域的发展规划,做了一批地铁高架、大东安社区及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还做了综合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等规划,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规划系统,有效提高了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强化了规划龙头地位,推进了城乡规划“全覆盖”管理。

二是我们在城市更新(道路更新)方面有了新理念 “城市有机更新”。

杭州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以“路(河)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城市论》中指出,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最大创新,就在于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城市更新”,强调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质就是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就在于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突出“有机”两个字,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我们在去年实施的“一路一街”(城区东湖路和邱山大街)综合整治工程中就较好的实践了这一点,工程按照“科学发展、兼具特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