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故土难离(2)

李官桥是淅川县著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明朝年间,为防止匪盗,当地富豪开始建造城墙,到丹江水库修建前,李官桥镇已建有周长10余华里的城墙,城墙顶宽3米,围城建有5座门楼,门楼与门楼之间建有碉堡。碉堡为三层结构,每层配有铁铸大炮。城内有中心广场一座,围绕广场有纵横街道7条,酒坊、醋坊、油坊、面坊、豆腐坊、染坊、丝坊、蜡坊、香坊、中药坊各种作坊坊坊相连;饭铺、茶馆、旅店、骡马店、铁匠铺、篾匠铺、日杂铺铺铺相通。钱行、布行、盐行、粮行、牛羊行、竹木行、山货行行行不缺。卖菜的、卖肉的、修脚的、理发的、说书的、卖唱的应有尽有。抗战时期,这里的卷烟厂就有7家,香烟远销到西安、武汉、上海等地。镇子里有大商号七八家。由于往来商贾富豪的需要,早在1930年,这里就建有长途电报电话局。淅川县城的人得有闲暇,也要邀上三五个朋友来到李官桥,或是到茶馆小坐,或是到酒馆小酌,好不自在。李官桥当年比淅川县城还繁华,号称中州小汉口,李官桥是淅川人提起来便得意的古镇,是上苍赐给淅川人的一块风水宝地。

张老汉经常挑一担粮食到镇里换回一些油盐布匹,给孙子买上几颗糖,偶尔也到酒馆里沽上一壶老黄酒,边走边来上一口。路上走累了,随便靠在丹江堤边的大树下,点上一锅旱烟,美美地吸上一口,眯上眼睛,看着地里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摆,太阳西斜之时,再心满意足地回家。对张老汉而言,守着肥沃的土地,期待着丰收的庄稼,看着绕膝的儿孙,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张老汉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着平静而惬意的生活,但这个日子却被打断了。

近些日子来,张老汉心情坏透了。前些天,社里干部说要炼钢铁,家家户户都要派劳力,自己的两个儿子、儿媳妇一去就几个月不见面,留下自己和老太婆在家带孙子,还要下地干活。后来又说要到丹江口去修水库,他们又挑起担子走了。不久前,儿子托人带下话来,说媳妇在修水库时,住的草棚子燃了,媳妇没逃脱被烧死了。看着年幼的孙子,张老汉伤心得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老太婆天天在家躲着哭。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孩子没了娘,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了,地里的活也干不了了。村里几乎家家都像他们家一样,年轻力壮的全都出去修水库了,这地里的粮食谁来收啊?这几天村里到处传着一个消息,说是丹江的水要淹上来,村里的人都要迁移走,张老汉简直要愁死了,他打心眼里不相信,自己在江边生活了大半辈子,也看到江水涨过几次,但没几天就退下去了,这一次淹上来还不是要退的,怎么就嚷嚷着要我们迁移呢?看着没了娘的孙子和整日淌泪的老太婆,我们往哪儿迁?我们走了,祖坟怎么办?他几乎天天站在丹江的河堤上发呆,这里要发大水,要淹没我们的家,这是真的吗?

早在丹江口水库规划时,移民就是内容之一。1958年,周恩来在传达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决定修建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时,强调的三件事情之一,就是妥善安置好移民。但在那个年代里,怎样做才算是“妥善”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要让搬迁群众走得明白,走得安心,走得舒心,到了新的地方,住得顺心,生活水平起码不低于原来,这样方能算“妥善”。具体而言,就是要让群众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走?到哪里去?去的地方与自己现在生活的地方有何异同?去了以后住什么房?种什么地?吃什么粮?那里的人民是否欢迎自己?到那里以后生活是否能适应?自己现在的房屋怎么处置?现有的家产如何安置?祖上的坟茔怎么办等等。要让几十万人离开千百年居住的地方,当然需要给人家一句明白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