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败和改革多次反复(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跃为世界第五工业大国,同欧美国家大体同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在政治经济方面仍明显落后于西方列强。俄国依然存在着沙皇专制制度,还是有名的民族监狱。经济中,封建农奴制残余广泛存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沙俄只能算是一个中等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俄国的煤钢产量和机器制造业的产值都不及美国或德国的1/10。沙俄自知国力尚不足以同欧美列强平起平坐,便用加强军事力量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大国地位,争夺更大的霸权。1860年它有正规军队86万人,到1913年就扩展到230万之众。

1914年,俄国率先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接下来的却是前线的溃败。俄国这只双头鹰,对东西两面都虎视眈眈。但在东方几年前已败给日本,如今又在西部丢失了加里西亚、波兰,以及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区。在后方,则是经济崩溃,饥荒逼近。人民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于1917年发动二月革命,只用几天的工夫就轻而易举地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沙皇政权。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成为民主国家。人们可以发表各种各样的政见,提出各种振兴国家的办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也做了一些民主改革,但控制不了局势,更无力解决人民迫切关心的和平、土地、面包问题。政局动荡不安。政府企图用战事的胜利来维护自己的统治。1917年7月1日,下令俄军发起进攻,结果冒险失败。十几天的战斗,俄军损失6万多人。人民在否定专制制度之后,很快就又对资产阶级政府失去信任。国家日益陷入混乱之中。昔日的辉煌不再,大国地位岌岌可危,显出泥足巨人的本相。

俄国在19世纪上半叶崛起为欧洲强国后,接连遭受三次重大战败,但这都没有摧垮俄国,反而引发了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显示了其对强国的顽强不屈的追求。从另一方面说,这一时期的改革和发展,虽为新的崛起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可是俄国到底走什么样的强国之路依然无法确定。坚决维护俄国传统的斯拉夫派和主张走西欧道路的西方派一直争论不休。俄国在摇摆中前进,但扩张野心不断膨胀,超出了实际国力,结果在同其他强国较量中屡战屡败。无论是沙皇政府还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无力扭转这一令人沮丧的困局。旧的强国之路已日暮途穷,走不下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