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根据《学制》划分学区,设立大、中、小学及各类专业学校,教学内容焕然一新。另外,制定了有关留学生规则、学位制度,并允许私人办学等。1879年又迈出教育改革第二步,即制定47条《教育令》,废除学区制,将小学设置、管理权下放地方,学制缩短,教学内容简化。翌年又修改《教育令》,加强对教育的监管权,使就学率迅速提高,1883年达51%。1885年实行内阁制,森有礼首任文部大臣,他先后主持制定、公布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等学校令》和《师范学校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使教育改革进入确立近代教育体制的第三阶段。上述教育法令的推行,基本上确立了近代教育制度,教育普及率及中学、大学都有极迅速的发展,成果极为显著:迅速发展为世界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明治政府在推行文明开化过程中,对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也给予关注。19世纪70—80年代,政府发布一系列文告和法令,实行各项社会改革,一方面废除了一些封建时代遗留的旧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宣传奖励以至移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方面推动“欧化”风潮,企图通过社会改革建立适应世界潮流和适合日本国情的近代文明体系。发布《断发脱刀令》,天皇带头剪发;发布采用阳历布告(改阴历1872年12月3日为阳历1873年元旦,并将一昼夜12时辰改为24小时)以及开展以洋房、西装、西餐为代表的生活方式的“欧化”运动。这些措施在城市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当然,在日本政府中也有人认为,日本同西方比是劣等国,不如搞“全盘西化”。社会上亦有人主张,日本应废日语而以英语为国语,甚至组织“人种改良会”,提倡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种等肤浅庸俗的“文明开化观”,但终未成气候。
“文明开化”更重要的方面是开展资产阶级社会启蒙运动,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幕末时期成长起来的西学知识分子,是传播西方启蒙思想的先驱。明治六年(1873)成立的“明六社”,则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合法的研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它既是文明开化政策的产物,也是文明开化的标志,在文明开化运动中起着先导作用。它的机关刊物《明六杂志》出版43期、发表论文百余篇,处处闪烁着“理性之光”,很受社会欢迎。此外,其社员在明六社活动期间,共出版著译20多部,介绍民主共和思想,贡献颇大。但在帝国政府公布《新闻条例》和《谗谤律》(1875)、实行《取缔演说令》(1878)和《集会条例》(1879)期间,《明六杂志》于1875年停刊,明六社亦同时宣告解散。日本知识界向右转,一大批启蒙先驱者和被誉为“理性之光”的传播者,纷纷沦为思想界的保守分子、倒退转向分子。但是,群众性的自由民权运动,在淘汰了老一辈民主主义者的同时,锻炼培育出了新一代民主主义者。
5政治改革
明治政府在使日本走上图强之路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牢牢掌握国家政治大权,通过各时期的政治改革,建立、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制,最后确立了日本帝国的近代天皇制。
1868年4月6日,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新政府发布了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约》。在6月11日,公布“政体书”,宣称“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并将“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按此原则,天皇政权实行第一次“太政官制”。9月3日,天皇下诏改江户为东京。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冶”,取中国《易经》中“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一句中的“向明而治”,并规定从此一代天皇只用一个年号。翌年4月,天皇赴东京,事实上迁都东京。
在此前后,以天皇睦仁为首、由改革派武士掌握实权的新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不仅对经济、文教、军事进行破旧立新,而且对政治方面也不断进行全方位的资产阶级改革。在日本被称为“维新”。“维新”,取自中国《尚书》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即变革之意,实际上是实行一系列资本主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