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二年陈炯明公开叛变后,中山先生登上了永丰舰。
我那时是海军陆战队的营长,我上的是宝璧舰。
中山先生率领永丰、宝璧等五舰由广州退入黄埔后,电令朱培德、许崇智自江西回师戡乱,正在韶关激战的时候,孙先生拟亲自率舰队挺进广州。
中山先生在舰上召开军事会议时,宣布第二天挺进,以配合朱、许进攻韶关。
当时有许多人劝中山先生不要冒险,可是中山先生意志非常坚决,并说:‘这一次戡乱,我准备以元首殉国。
’“可是这一天的会议,当晚被海军司令温树德发电报向叶举告密了,于是叶举连夜集中了所有大炮对着珠江。
第二天,中山先生率舰挺进时,遭受到两岸炮火的猛烈轰击。
永丰舰给炮弹打穿了,别的军舰也到处弹痕累累。
中山先生勇往直前,率舰直达广州附近白鹅潭,给陈炯明部队以很大的威胁。”
五、暂避香港为革命筹款
孙中山离开广州,陈炯明立即摘下假面具,露出了叛军首领的狰狞嘴脸。
他自任粤军总司令,宣布“联省自治”,请香港台湾银行买办陈席儒当省长,公开和帝国主义、买办相勾结,并制造舆论,破坏孙中山的政治声誉。
陈炯明掌权以后,摇尾乞怜于帝国主义,大量借款,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
他勒令海军舰队官兵缴械,与孙中山脱离关系。
原来依附于孙中山的舰队已无法维持独立局面,官兵纷纷离散。
叶剑英十分痛恨陈炯明的所作所为,决定离开舰只,暂避香港,谋革命出路。
叶剑英化装到了香港,先住在谢良牧的家,后来搬到鸿安栈的革命据点。
谢良牧是梅县松口人,马来亚华侨富商后代,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同他的胞兄谢逸桥,奔走于南洋和祖国各地,从事民主革命活动,被孙中山赞为“爱国爱家玉树芒兰佳子弟”。
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谢良牧随孙中山到永丰舰,护卫左右。
孙中山离粤去上海,谢奉命去香港从事革命活动。
临走时曾经给叶剑英留下通讯地址,并嘱咐有事去找他。
叶剑英在谢良牧的领导下,同粤军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四处奔走,串连访问,揭露陈炯明叛变真相,宣扬孙中山坚持平叛的革命行动,同时征募义捐,筹措军饷,支援北伐军继续讨逆。
一天夜里,同学好友张国森突然来访。
这个大本营警卫团的副官,后来当了警卫团的机关枪连连长。
陈炯明叛变后,奉命到广西搬救兵,攻打陈炯明。
岂料救兵未到,已闻孙中山离粤的消息,只好只身躲进香港。
两位老友多日未见,重逢异地,欣喜异常。
叶剑英带他去拜会谢良牧。
谢良牧一见到张国森,很是高兴,当下同几个革命青年商议去上海晋谒孙大总统之事。
商议结果,他修书一封,决定派张国森前往,留下叶剑英等继续在香港进行革命联络工作。
9月初,张国森从上海返回香港,传达孙中山对香港开展革命工作的指示,中山先生要求尽快向南洋华侨筹款,支援北伐军,讨平叛逆,统一中华。
首先要与老同盟会员、著名侨胞邓泽如先生取得联系,请求帮助。
谢良牧即命叶剑英和梁国材代为草拟致邓泽如函,请求向海外宣传“劝解义囊,以充军饷”,“并请将南洋各埠同志团体通信地点见示,以便修书前往着手进行。”
一向拥护孙中山的邓泽如,接到来函后,十分愤恨陈炯明的大逆不道,当即捐来一笔款子,并送来南洋爱国华侨同人的名单和通讯地址。
叶剑英等逐个发函募捐,同时给海外各埠云南讲武堂同学写信求援:“学长无恙。
……迩者,陈逆竞存,数月以来劫杀奸淫,惨无人道,近复包藏祸心,窥窃公器,恝然以吾粤市政各局抵押自肥,作外人监督财政之俑,陷粤人于万劫不复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