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全球收缩战略(1)

大英殖民帝国解体的同时,英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大为减弱。在这种局势下,一方面它被迫不得不采取全球收缩战略,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就此退却,总想借助时机试图伸展自己的力量,显示自身存在。

“地中海情结”终结

在西方大国的国际战略中,地中海特别重要。特别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这里就是列强争相控制的对象。对于英帝国来说,地中海航线是它与东方殖民地的最短通道,也是中东石油运往英国的最快航线。因此,地中海作为英帝国的生命线,战略重要性仅次于英国本土。二战以前,英国在地中海地区拥有很强的势力,地中海的东西两个出口即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都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地中海岛屿塞浦路斯、马耳他是英国的殖民地。地中海以东的中东地区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

战后这种局面很快被打破,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遭遇严重挑战。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国地中海危机的高潮。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使控制运河公司的英法两国无法忍受。英国首相认为这是1940年以来英国“所遇到的最危险局势”。英法两国联合行动,经济制裁与军事威胁相结合,但未能使埃及屈服。英法决定铤而走险,企图诉诸战争。10月末,英法先是用空军掩护以色列军队向埃及发动全线进攻,后又借口“保护”运河,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停火,由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埃及断然拒绝英法要求后,英法飞机对埃及城市实施狂轰滥炸,并出动10万军队入侵埃及。

战争爆发时,联合国安理会紧急讨论苏伊士局势,美苏等国都表明了积极的态度。苏联发表声明谴责英法侵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敦促英国停止军事行动,阿拉伯国家和许多亚非国家坚决支持埃及,各国舆论纷纷谴责英法。英法在外交上陷入了极端孤立,同时又激化了国内矛盾。工党弹劾保守党内阁,议会里两党议员冲突激烈,保守党内一些官员提出辞职。伦敦一万多群众涌向唐宁街,同警察发生了“20年来最大最猛烈的一次冲突”。内外交困之下,英法被迫接受联合国决议。12月下旬,英军从埃及全部撤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英法失败而告终。

对英国来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场突发性的内政与外交、经济与政治的全面危机。西方学者评论道,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挫折。“伦敦之不能够抗拒美国,以及它在对埃及这样一个并不强大的国家所采取的一场迅速的军事行动中所遇到的明显的困难,表明英国再也不能算作世界上的头等国家了”。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意在填补英法在中东地区留下的“真空”。艾森豪威尔主义出现,表明英国在中东的影响丧失殆尽,“失去了阿拉伯世界”。因此可以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国大国地位下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的相继独立,再次恶化了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

塞浦路斯是东地中海的战略要地,1878年后一直处在英国统治之下。二战后,当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高。然而,1955年英军中东司令部迁往塞浦路斯,使其成了英帝国在中东最重要的基地。英国政府还反对塞浦路斯实行自决,规定其殖民地地位七年内不变,岛上希腊血统居民和土耳其血统居民可以分治,但外交、防务等大权仍由英国总督掌握,计划遭到塞岛全体居民激烈反对,暴乱和骚动不断发生。最后,塞浦路斯于1960年在英联邦内独立。

马耳他扼东西地中海之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18世纪末,英军成为该岛统治者。拿破仑曾说宁可让英国人占去巴黎一片郊区,也不愿让他们占据马耳他。英国人也深知这个地中海小岛的重要性,名将纳尔逊提出英国人“永远也不要放弃此岛!”苏伊士运河通航后,马耳他成为英国通往东方的中途站,岛上还有它巨大的海空军基地。二战中,马耳他为盟军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后,英国允许马耳他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却仍控制其国防和外交大权。面对其日益汹涌的反英浪潮,英国企图采取高压政策,废除其宪法,取消其自治,宣布全岛处于紧急状态,但最后还是得做出让步,1964年马耳他独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