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赤诚(1)

军人的岗位意识,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人在岗位在,人不在了,岗位还是要在。更高的岗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由兵到商,越是在岗位上遇到的挫折和委屈,越会看出这种品格与胸怀的可贵。

朱德元帅,我们这支伟大的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党和人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抱着病躯,亲笔写下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革命到底!”进一步表达了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诚。

其实,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南昌起义、会师井冈山、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朱德一直是我军的“总司令”,一生中为人民指挥过多少大战啊!进入弥留之际,他拉着女儿的手,想要说什么,却已经说不出来话了。女儿立即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俯身在父亲的耳边轻轻地说:“爹爹,您别讲了,我明白您的意思,要我们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您放心就是了。”听到女儿这些话,朱德元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忠诚革命贯平生”、“留得丰功万古存”,朱德元帅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革命的丰碑,更是对民族和祖国的一腔赤诚。

对一个革命军人来说,忠诚绝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的具体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忠于职守”是最基本的一条。离开了这一条,就谈不上对祖国和对人民的忠诚。岗位是什么?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军人的岗位,是在战场上;教师的岗位,是在讲台上;工人的岗位,是在车间里;农民的岗位,是在田埂上……在普通人眼里,岗位——尤其是比较高的、引人瞩目的岗位,无疑等同于“权力”,而拥有“权力”又是很多人的一个潜在欲望,一旦得到了岗位,便高高在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真正有过“岗位体验”的人都知道,岗位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得到了多高的岗位,拥有了多大的权力,就意味着肩负起多重的责任。从穿上军装、扛起枪、到哨位上站岗的第一天起,军人就担上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而且,作为一个军人,更应该知道,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是不能离开岗位的。因为你离开,就意味着对他人生命安全不负责任,对选择的事业不负责任,就对国家安全不负责任。有了这种认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故事19:我不会离开岗位

从看守所出来之后,我一路上,最惦念的,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的,就是我们的公司,就是我们的工地。我这么多天不在,公司一定乱成一团了吧?还有工地,还能够坚持施工吗?

权力一旦被他人操纵,其破坏力是相当大的!等我气喘吁吁地来到工地,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情景出现了:一个偌大的工地上,已经空空如也,所有的施工队伍全部撤离,到处看不到一个人影,听不见一声机器的轰鸣。触目所及,到处都是那些结着冰棱的“半拉子”工程,犹如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下子被冰雪所凝冻,音容笑貌宛在,可是却没有了任何的生机。我的心,顿时又疼痛起来了。

公司的情况也是如此。办公区、生活区,到处是一片狼藉。办公桌、柜子,都是抽屉大开,各种各样的文件,纸屑,散落一地。报纸、书,上面不知道被踩了多少个脚印。许多东西都不翼而飞,包括我珍藏了多少年的四大本相册,它记载了我许多难以忘怀的工作和生活,也不知道被谁给顺手拿走了。真不知道,他们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阴暗心理,借搜查为名,以偷窥别人的隐私为乐事。我住的地方,就更加惨不忍睹了,床上床下,铺盖和衣服,甩的满地都是,连床垫都被掀起来推在了一边,每个角落,每一个在他们看来可能隐藏“证据”的地方,都被翻了一个“底朝天”。整个房间里,一幅世界末日的景象。面对这一切,我真是欲哭无泪,勉强点上一支烟来稳定情绪,好久好久,还是不能从那如潮水般汹涌的激愤里平静下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