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坚毅(3)

大家都默默地含着眼泪看着我。当听我讲完了这番话,看到我受了那么多委屈,那么大冤枉,仍然有这么大的劲头,仍然没有任何要放弃的意思,很快的,他们也就又振作起来了。

将整个团队的思想稳定下来以后,解决项目当前的瓶颈——资金问题,成为我的燃眉之急。当天,我就带着人跑到呼伦贝尔,冒着零下将近40度的严寒,找老朋友融通资金,寻求帮助去了。当时呼伦贝尔盟的盟长和下属满洲里市的市长,是“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启动时,自治区政府协调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和呼市政府协调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两个人都对这个项目充满着期待和感情,听我说明情况以后,很是痛心,当即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对我们支持的方案,甚至提出拿两个涉外宾馆,与我们的项目进行整合,一起上市,共同发展。经过严冬的人,倍感太阳的温暖。两位老朋友的举动,让我很受宽慰和鼓舞。

从呼伦贝尔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又马不停蹄,连夜奔向河南,到我工作过的地方去找战友,更重要的是,去找我的亲弟弟。我告诉他,不管用什么办法,无论是家里的,还是公家的,都一定要帮我筹集一些资金,渡过这个难关。我弟弟是个威信颇高的副县长,他当即将这个情况向县里领导们作了汇报。县里很重视,县委书记和县长一起接待了我,并当场给我弟弟发出指令:你代表县委、县政府找银行,找企业,大家一起想办法,帮助秀文克服困难。

春节期间,正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团圆的喜庆气氛中,我又匆忙地返回呼市,带着公司的领导,包括部门的负责人,找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找呼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采取一切办法,和大家沟通,告诉他们,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到了什么程度,尤其是把我们的新的资源整合运作思路,进行详细的解释,既要描绘出“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的远大前景,更要拿出我们“一定要硬着头皮做下去”的坚强决心。

这一番工作,是很打动人心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很多人笼罩在心头上的疑云,开始消退了。

过年之后,我们立即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重建团队,重组企业。会上,大家的一致意见是,接受过去的教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支能战斗、懂商规的优秀团队;整合一个讲奉献、重合作的新型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强调了两条:一、通过重新组合团队,要把我们的“势”造出去,要用我们的崭新形象,扫去社会上的阴影;二、严格按照规范的办法选聘人才。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个招聘班子,其中有市人事局和人才交流中心的领导,有专业的律师,还有我们企业的领导。而且,严格要求,按照程序,层层把关,一定要要把最优秀、最适合我们的人才选聘进来。为此,我们还专门精心策划了一个活动:所有报名的人,都被组织到“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进行现场参观,而后由我做一场即席动员演讲。当时,那个场面,是很鼓舞人心的。我们本计划招聘33个人,可是第一轮报名的就有790多人。可以讲,很多社会上的精英人士,大学校园里的才俊青年,都闻讯而来。经过笔试、面试,最后留下了120人。进入第二阶段,这120人,又采取现场演讲和现场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在三人中选出一个,而且要求必须把原始资料原原本本地报到董事会。所有公司的老员工,都重新参与应聘,重新签定合同上岗。这是一次类似“大换血”的举措。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的招聘非常成功:不仅招到了人才,而且鼓舞了士气,我们公司在社会上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充满蓬勃生机的形象,迅速又恢复起来。不仅如此,看到我们领导具有如此大的决心,原来公司内部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都销声匿迹了,那些不顺畅的环节也都顺畅起来了。

对于那支脱胎换骨、重新组建的团队,我一直到今天都是很难忘的。这33个人中,当时的部门经理、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包括一些比较优秀的员工,不少如今已经成长为其他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中有一个员工,现在是呼和浩特市很大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当时招进来的一个大学生,目前是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企业资产超过5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在公正公平的氛围中,经过顶风击浪的并肩战斗,他们和我建立起了高度的信任和深厚的感情,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已经超越老板和员工、老师和学生的层次,形成了更高境界上的纯朴和完美,一切交往都没有利益驱动,一切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我每次回到内蒙古,回到呼和浩特市,都会受到他们最高规格的接待。我从内心里,为他们的成长,为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而高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