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最后的磨难卷入历史漩涡(8)

革命战争年代,徐向前和林彪不在一个战区,胜利以后,两个人又多处于养病之中。

林彪一年四季闭门不出,怕光、怕风、怕水;徐向前虽然冬天去南方,夏天去海滨,却从不见林彪疗养。

“文化大革命”,却意外地使徐向前和林彪这么直接地多次见面。

林彪是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指挥打仗好,军事上有许多创造,徐向前对他是敬而远之。

二月的抗争徐向前出任“全军文革”组长不到两个月,便被打为“二月逆流”。

1967年2月,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

军委“八条命令”下达后,一些部队领导人对冲击军事机关、搞打砸抢的“造反派”抓了一批,军队秩序好转了。

这时,江青、康生等人都认为军队“镇压群众”,是“支持保皇派”,“带枪的刘邓陶路线”。

要“揪出军内一小撮”。

刚刚稳定的军中形势,又乱起来。

作为“全军文革”组长的徐向前,刚刚为“八条命令”生效高兴几天,又陷入焦虑紧张之中。

1967年2月11日,军委又发布了《关于军以上领导机关文化大革命的几项规定》。

“规定”中明确指出“八条命令”是伟大统帅毛主席亲自批准的,“是个重要文件”,“凡是我军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坚决地捍卫,要无条件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用词不谓不严厉,可是已经燃起来的遍地大火,几条命令文字,哪能熄灭。

特别是一些人生怕军队乱得不够,“八条”加“七条”,不如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人的几句话。

徐向前看到日益混乱的局面,忧心忡忡地对黄杰说:“我们天天四处救火,有的人火上泼油啊!”

“那有什么办法!”

黄杰叹气说,“再这么乱下去,老百姓吃不成饭了。”

“我们这些人活着,怎么能袖手旁观!”

老夫妻只是闭门说说心里话。

他们眼看着周恩来总理说话也不灵了,谁又能治理好这局面啊!

徐向前虽然头痛症常常发作,他仍期望着参加中央的会议,见到毛泽东、见到周恩来。

通知来了:中央政治局从2月8日下午开始,每两三天开一次政治局碰头会,讨论“抓革命,促生产”问题。

不是政治局委员的徐向前以及几位有关人员被吸收参加会议。

中南海怀仁堂,从新中国诞生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

许多人心目中的中南海,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

元帅们对怀仁堂也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

徐向前和其他九位元帅的军衔,是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大会上授予的。

中央许多决策,是在这里通过的。

往日元帅将军们一进怀仁堂,会前会后欢声笑语,现在这场“文化大革命”闹得大家笑不出、哭不出。

全国大乱,国家的经济情况到了崩溃的边缘。

毛泽东听不得反面意见,林彪说“形势大好,不是小好”。

徐向前和许多老同志一样,憋着一肚子话,忧国忧民。

这天,大家和周恩来总理坐在一块儿,讨论的又是“抓革命,促生产”。

出席会议的李富春、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李先念、余秋里、谷牧等为一方;陈伯达、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王力、关锋等为一方,说着说着,观点不同显露出来。

一方强调的是稳定大局,是抓好生产;一方强调的是“革命”,是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争论是争论,头一次会议气氛还算平和。

2月9日的第二次会上,徐向前和陈伯达为刘志坚的问题争论起来。

陈伯达说刘志坚是“叛徒”,对抗中央文革,破坏“文化大革命”。

徐向前知道抗战中刘志坚在冀南受伤被俘,但第二天在押解途中,即被我军解救出来,不存在叛变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