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356页。
[24] 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3-90页。
[25] 黄远庸:《释言》,《甲寅》1卷10号,1915年10月。
[26] 陈少廷:《五四运动与知识青年》,台北:台北环宇出版社1974年版,第3-4页。
[27] 胡适以“文艺复兴”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化变革进行了概括,他说:“缓慢地、平静地、然而明白无误地,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变成一种现实。这一复兴的结晶看起来似乎使人觉得带着西方色彩。但剥开它的表层,你就可以看出,构成这个结晶的材料,在本质上正是那个因为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的人文主义与理智主义的中国。”见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28]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9]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5页。
[30]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4-15页。
[31]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9页。
[32] 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江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33] 王跃等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7页。
[34]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68页。
[35] 张 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36] 张申府:《五四纪念与新启蒙运动》,《张申府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37 朱家骅:《三民主义青年团在中国青年运动中的意义与价值》(1942年7月1日),收入《朱家骅言论集》,王聿均、孙斌编,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版,第356-357页。
[38] 转引自刘桂生、张步洲编:《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39] 彭 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167页。
[40] 刘桂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属性及其主要口号的释义分析》,《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
[41] 陈思和:《五四与当代——对一种学术萎缩现象的断想》,《复旦学报》1989年第3期。
[42]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重寻胡适历程》,第242-268页。
[43] 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44] 罗志田:《历史记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45]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467-486页。
[46] 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5-71页。
[47] 欧阳哲生:《被解释的传统——五四话语在现代中国》,《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210页。
[48] 沟口雄三:《另一个五四》,《中国文化》第十五、十六期,第306-315页。
[49]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188页。
[50] 薇娜·舒衡哲:《五四:民族记忆之鉴》,《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153页。
[51] 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与五四传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