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产业发展的态势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汽车产业现在也到了亟需变革的时候。这种变革并不是如外观设计、控制技术、材料更新等细枝末节上的变革,而是在于其动力的变革上。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已成为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必然之举。传统的汽车内燃发动机一百多年间历经多次技术改造乃至革命后,性能指标上已经日臻完善,可革新的空间小之又小。汽车引擎的相关配套技术也已发展到极致,节油发动机技术方面也难以再有“革命性的突破”,再追求革新已近乎于苛刻。此外,汽车耗费了全球40%以上的石油供应,贡献了25%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与环保的双重要求已经迫使汽车工业必须审视未来的发展道路,必须在动力方面进行革命性的抉择。
传统汽车工业的破落恰好减小了新能源汽车崛起的阻力,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步入市场的契机。在目前这场汽车新动力的赛跑中,没有哪个国家是绝对的领跑者,这是后发国家迎头赶上,甚至全面超越的最后一次机会。新能源汽车正面临着多种方向性的选择,
第一种选择便是替代燃料车。这些替代燃料包括液化石油气(LPG)、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甲醇、二甲醚等烃类物质。从本质上说,替代燃料车与传统的车辆区别不大,其无非是更替了燃料来源。至于发动机的结构、运转方式等内在方面,其与传统的车型并无二致。传统的车型甚至稍加改装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替代燃料车,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替代方式。
第二种选择是电动车。相对于石油的稀缺性及来源单一,电力的来源与供应是充足的。这为电动车的兴起与大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之一。电动车型既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以丰田公司的Pruis为代表,一般情况下具有50%以上的节油效果;另外也包括纯电动的车型,以比亚迪公司推出的FDM双模车型为代表,所谓双模,主要是指油动模式与电动模式可以实现100%的自由切换,FDM车型可以实现100%的节油效果,只不过这时能耗全部转为电力。
第三个选择就是气动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气体驱动汽车运转。这里的气体不是普通的气体,而是指压缩气体,压力通常高达300个大气压以上。气动车的原理并不复杂。流动介质如空气、氮气等从高压储气罐中释放出来,引入汽缸膨胀后推动活塞运动作功,从而实现车辆的运转。这种车以法国的车型为代表,细抠字眼看,它是“气车”而非汽车。尽管气动车与传统的汽车有相似之处,如都是通过气体膨胀推动活塞、曲轴这样的机械传动装置运转。但本质的区别在于,气动车利用的是加压空气而非加压蒸汽,改变的只是空气的体积、温度等物理状态,不会有额外的衍生气体产生;而内燃机汽车由于涉及到氧化、燃烧等化学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尾气污染排放。从动力源上看,尽管气动车在运转过程中没有产生能耗,但给高压储气罐充气的过程事实上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气动车可看作是另一类型的电动车,只不过是储存能量的媒介由蓄电池换成了储气罐而已。从严格意义上说,纯电动车、气动车并非如生产商所宣称的那样“零排放”,由于电力的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气体排放。因此,这些车型只不过是将污染源从汽车尾气排放管转移到了发电厂的大烟囱,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汽车。但有所进步的是,由于发电环节更加清洁而且效率较高,排放的废气相比更容易收集和处理。因此,电动车、气动车相比传统的汽车更加清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