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怕不能呵护这块传承了三百四十年的金字招牌,这块可称为“中华药王”的“国宝”,这家党、国家和人民交给他的著名国企——同仁堂。
一个人的语言最能表达其思想和性格。虽然“电视上无形,广播里无声,报刊上无名”,但是从同仁堂的职工中还是能了解到,他善于用最凝练又最通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内容。他提醒那些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干部“别顺竿爬”。一句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多么先进的经验,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时尚的口号,多么动人的指标,如果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而是照搬照抄,盲目执行,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他提醒那些身处改革开放第一线,正在开拓、创新的职工要“紧烧火,慢揭锅”。也是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不待条件成熟,就硬要“揭锅”,只能是“欲速不达”或是“煮夹生饭”。只有想办法促成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完成量变的过程,事物才会有根本的转变,出现质的飞跃,从而取得理想的结果。
殷顺海不仅有识,而且有胆。当年,如果不是同仁堂集团敢为人先,作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A股上市,同仁堂即使摆脱了“三角债”的困扰,也无法从根本上解脱资金不足的困境。如果不是殷顺海有胆魄,就不会有同仁堂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同仁堂奇迹”,同仁堂也就很难再上一层楼,很难有今天的大发展。
在同仁堂的干部和职工当中有一个传说。在90年代末,有一位上级单位派来的专家对同仁堂进行考查。这位专家提出了一个“先规范,再发展”的建议,但殷顺海却反对。他认为同仁堂刚刚有了起色,如果说有发展,也是在起步阶段,没有实践的积累,不可能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时讲“规范”不仅空泛,不切合实际,而且会束缚创新发展的脚步。于是,这位专家又提出“边规范,边发展”,殷顺海仍然不同意。他认为,企业在发展初期有许多做法是没有前车可鉴的创新,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积极探索。而一种做法、一项措施、一个政策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有一段时间的检验,怎么可能正确地“规范”呢?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殷顺海反对“规范”,反对制定规则,他是主张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主张“先发展,后规范”。而到了2000年之后,同仁堂集团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更重要的是,通过前一段的实践,无论是领导还是职工,对于如何规范、怎样规范,已经有了许多心得,也有了许多共识。这时,殷顺海就提出“边发展,边规范”,以使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到了2009年,“1032工程”胜利完成,集团所属各企业不仅做长了,做强了,而且做大了。这时,如何加强集团的控制力就成了新任务、新挑战。因此,同仁堂集团董事会决定将2009年定为“基础管理年”,并且提出了“先规范,后发展”。
这种实践第一的观点和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坚定不移地向既定目标前进,又注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因而保证了同仁堂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