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家解放同仁堂获新生(23)

可是一听这话,大家都笑了。这倒让乐松生奇怪了,他疑惑地问:“怎么,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有人告诉他:“您说的非常对。可是国营企业的蜂蜜不仅不加价,而且价钱比私营的还要便宜四分之一。”

乐松生听了连连说:“还是国营企业好啊!”

经办这事的人说:“人家说了,这是支持咱们公私合营。”

乐松生被感动了,他没有说话,光是点头。

公私合营前,同仁堂的制药厂设备简单,基本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手工生产方式,加上管理落后,每月产值仅19万元。公私合营后,在上级的要求下,同仁堂按照当时国营企业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制度。政府在厂房、设备、投资等方面也给予了支持。因此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同仁堂制药厂在生产管理、机器设备、产量和产能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公私合营前,厂里炒药、煨药、蒸炙、炼蜜没有机器设备,都是靠人工。工人往往工作在烟熏火燎、高温酷热的恶劣条件下,汗流浃背、呼哧带喘地工作,不仅劳动条件差,产量也低,还不易保证质量。合营后,厂里有了电动扇车、电动搅拌机、电动炒药机。煨药用上了反射炉,蒸灸药材用上了蒸汽加热浴罐。劳动条件大大改善,改进最明显的是蜜丸生产。过去制蜜丸和饭馆里头做丸子差不多,先是加煤添柴地用炉灶炼蜜,再像白案师傅揉面一样,用缸盆合药面,然后再运足气,鼓足力,用杠子把合好的药面压成药坨。制丸是用手拿着模子扣,如果是做小丸就得动手搓了。这种工艺哪能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呢?公私合营后用上了蒸汽加热炼蜜,用搅拌桨式合坨机制药坨,制丸用上了三辊、五辊制丸机。产量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还有,合营前全部是手工包装,合营后增添了多种包装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仁堂制药厂的工人心里跟喝了蜜似的,他们说,过去干活弓背弯腰,像大虾米,如今干活,按按电门,特别神气!劳动积极性因此大增。

1954年,刚刚公私合营的同仁堂还处于“江山未稳”的阶段。人们对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生产程序和新的生产设备还不习惯,人员的思想也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即使如此,同仁堂的产值还是比1953年增长了16%还多,而其他还没有公私合营的厂商却出现了波动。

看着这一切,乐松生高兴了。他揉揉那有名的“乐家鼻子”,乐呵呵地说:“别家的流水逐日下降,咱们的流水逐日上升,原来担心合营工作会影响生产,没想到合营后业务发展这么快,这下可放心了。”

1956年,达仁堂在北京的资产又划归同仁堂,因此,同仁堂最后定股为一百五十二万六千七百零二元三角八分。按照当时“四马分肥”的利润分配原则,同仁堂每年应上交国家税款34%,职工福利费占1%至5%,企业公积金30%,公私方红利20.5%,这部分股息红利再按照公股和私股比例分配。到了1956年,国家对公私合营企业民族资本家采取了赎买政策。所谓赎买政策,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由国家按照公私合营时定的私股股金,每年付给资方5%的股息,因为它不和企业效益挂钩,无论企业盈亏,都按5%拿利息,因此称为“定息”制度。这个制度原定实行七年,后来又延长了三年,到1966年9月支付完毕。同仁堂的资方私股为一百五十六万六千七百元。定息为七万六千元,乐家四房均分,每房分得一万九千元,仍然大大超过过去每房提取的一万四千元。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的人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人奋斗的目标就是尽快富起来,而富的标准就是当一个“万元户”,可见50年代中期,年收入上万元就更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中国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利益,始终给予了妥贴细致的安排和照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