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实质是一个公共产品领域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建立适当的制度框架必不可少。中国最近几年推动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努力有目共睹,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既是出于国际责任,也是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低碳转型:中国面临内外失衡的选择
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的两大挑战,世界经济向低碳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低碳转型的发展思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森林、水资源、海岸线、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显得十分紧迫;其次,国际社会不断对中国的碳排放施加压力,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要求我们承担强制性的减排义务,这种背景使得中国不能继续走“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工业化道路;第三,中国经济的高消耗、高排放发展模式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由于铁矿石、石油等资源价格逐步走高而不可持续。在此背景下,中国实施低碳转型是必然选择。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全面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牧业、森林与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等方面。
对农牧业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就对中国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中国的春季物候期提前了2~4天。除此之外,对农牧业生产方面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严重、因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加大早春冻害、草原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增大等。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较大,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种植物产量尤其是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将减产。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后,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加快,造成地力下降、病虫害增加,所以原有的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出现干旱的几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五是气候变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某些家畜的生产和繁殖能力下降,发病率可能提高。
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统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近50年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冰川和积雪有加速融化的趋势。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方面:东部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山地冻土海拔下限升高,冻土面积减少;全国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且分布变化显著。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如下影响:一是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从南向北分布的各类型森林向北推进,山地森林垂直带谱向上移动,主要造林树种将北移和上移,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二是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森林生产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1%~2%,暖温带增加2%左右,温带增加5%~6%,寒温带增加10%左右。三是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四是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高山、高原湖泊最终将缩小。五是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到2050年,预计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左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六是积雪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七是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据统计,近20年,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虽总量略有增加,但由于干旱少雨,近年也出现了区域性缺水现象;北方部分地区的干旱和沙漠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形势和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西部地区的冰川有加速融化的趋势,将对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来源的河川径流产生较大影响;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的宁夏、甘肃等部分省(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显著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二是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未来50~10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对海岸带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30年,中国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它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引起海水温度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据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升高。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地区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此外,它还将造成沿海城市市政排水工程的排水能力降低,港口功能减弱。
对社会经济领域的深远影响
除了对以上四方面的影响,气候变化还会对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造成深远影响:第一,气候变化将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如它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致使人们发生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的程度和范围加大,从而危害人类健康;第二,气候变化将增加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发生概率,对重大工程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气候变化导致的冻土融化,会影响到铁路等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第三,气候变化会影响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山区、海岸和海岛风景地的变迁,从而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第四,气候变化会增加对公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安定,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将呈现增长趋势,给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