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汇改及一系列改革带来的交易机会

第一节二次汇改带来的交易机会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自2008年7月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收窄波动区间,实质上又回到了盯住美元的状态。如图10-1所示。

图10-1汇改在上证指数走势图中的反应

这次重新调整主要是为了避免危机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大幅波动,从而影响中国主要以美元结算的贸易活动。

此次央行对汇率问题的表态中有两个比较明确的观点:

第一,人民币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打消了市场对于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的预期;

第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

这实际上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方式调整回了危机前的机制,意味着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将不会长期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未来很有可能再次浮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有人说:不得了啦!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行业将造成重大冲击。

金牛九段认为:升值幅度未必很大,对经济并非无益。

因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升级产业结构,一方面打击完全依靠低人力成本、低能源成本、低环境成本的低端制造业,同时降低购买海外高端设备的成本,发展内需市场,这正是经济“调结构”所需要的,因此即使没有外在的压力,选择人民币升值也是瓜熟蒂落,这也正显示了政府“调结构”的决心。

人民币短期内肯定是小幅度升值,但二次汇改的重点并不在于汇率升跌本身,而是表明人民币又一次启动了“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严重滞后于中国经济地位,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必然是逐步放开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的自由兑换,而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正是B股的死穴,有了这个前提,B股问题将迎刃而解。

人民币升值可以认为是退出刺激政策的延续,也是替代加息控制通胀的手段之一(出口竞争力降低导致顺差缩小),相对于打击面较大的加息而言重启人民币缓慢升值是个更优的选择,同时,在外部压力较大的时机重启缓慢升值有助于缓解压力。

人民币小幅升值对中国出口不会造成太大冲击。

从长期来看,汇率调整对中国经济来说并非没有利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币汇率调整有利于缓解中国与贸易伙伴间的紧张关系,减少贸易摩擦,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人民币升值可以进一步降低出口加工企业的进口成本,缓解工资上涨对利润造成的挤压。

(3)人民币升值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减轻资产价格泡沫化程度。

最关键的是: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国际投资资金的大规模流入,推动股市上涨!

对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尤其是自从2008年7月中国采用紧盯美元的货币政策后,由于我国经济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受损较小,在世界各国经济止跌后,我国又率先快速反弹。

尤为重要的是金牛九段注意到:2008年7月刚好美元指数构筑三重底后开始了快速反弹,这样人民币也随同美元一起升值,而世界其他货币相对出现贬值,这样就使得我国的人民币相对世界货币又再次被低估,因此这次人民币再次渐进的升值过程会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2005年7月21日—2007年7月。

金牛九段还注意到:这时的中国股市正好运行在3000~2500点附近,由于人民币随美元的升值而升值,就必然会导致世界资金开始对中国资本市场加以关注和介入,这样就会阻止中国A股市场的下滑。或者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大鳄已经再次介入我国股市,只不过买入股票后不是向上拉升,而是刚好相反!因为,在受伤的创口撒盐,历来是金融大鳄惯用的伎俩。唯有这样,他们才会在更低的位置捡到更便宜的筹码!

实际上,中国A股市场从2009年9月初到9月底两次在2600~2700点附近止跌反弹,以及在2010年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2700~2900点止跌企稳,就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区域就是国际金融大鳄的成本区域!

因此,这次我国的证券市场极有可能会从这个区域起步再次成为世界股市超级牛市的领头羊!

......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