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偷香

这只大蝴蝶有些脱翠,花花大少形象难免受到了一点损害,看起来略显狼狈,像是偷香失手,被姑娘的家人撕破衣服,棒打出门了。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以上是元代散曲家王和卿的曲子《醉中天·咏大蝴蝶》。据说王和卿“为人滑稽佻达”,玩世不恭,作品有俳优气,言辞生动活泼,戏谑调笑,易传播于市井。他与关汉卿同时代,二人是朋友,常说笑耍嘴皮,但若论讥谑功夫,关汉卿总胜不过他。《南村辍耕录》记载:“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和卿)赋《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这支小令语言俗俚,诙谐幽默,咏的虽是大蝴蝶,但显然令有深意。一说是作者自况风流之作,一说此曲暗讽当时走马章台、偷香窃玉、肆意妄为的豪门浪子。窃以为后一说法更靠谱。这《醉中天》读起来颇有趣致,我中学时粗看一遍,便铭记至今。

当见到这点翠蝴蝶银簪时,便想起了那首曲子,因为这只大蝴蝶姿态太坦然,身段也丰美,没有国画中蝴蝶惯常表现的纤细翩跹,翅膀看起来相当有力,“把卖花人搧过桥东”对它来说一定不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我在为这一节取名时还颇为犹豫,觉得这只剽悍蝴蝶的寻芳事件和王和卿讥讽的花花太岁们一样,其实不能用“偷香”来形容,说“抢香”似乎更贴切些。

簪子身上的蓝色不是颜料,而是翠鸟的羽毛。这种将翠鸟羽毛贴在首饰上作装饰的工艺叫“点翠”,汉代已出现,珐琅工艺出现得较晚,对明代以前的古人来说,要在金银首饰上添颜色,除了镶嵌宝石珠贝,贴翠羽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翠鸟羽毛永不褪色。

古人诗词中有许多咏点翠头饰的句子,例如孟浩然的“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沈佺期的“玉钗翠羽饰,罗袖郁金香”,至于“翠钿”,“翠翘”就更多了,后两者也有指翠玉镶嵌的花钿簪钗的时候,但多数情况下应该就是指点翠头饰。点翠也是宫廷首饰常用的工艺,博物馆中的明清后妃凤冠头饰就使用了大量翠羽。

翠羽虽永不褪色,却颇难保存。点翠首饰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到今天还能保存完整的不太多。除了碰触造成的脱翠现象外,天气,湿度也会对它的保存产生影响,另外,虫蛀也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个蝴蝶簪的前主人教了我一个防止虫蛀的方法:在首饰盒里放一小段檀香。

回头再看我的蝴蝶簪。它在我初见时就已经是这样子,有点脱翠,也蒙上了一些尘埃,因此,这只大蝴蝶的花花大少形象难免受到了一点损害,看起来略显狼狈,像是偷香失手,被姑娘的家人撕破衣服,棒打出门了。

摄影/施夏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