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迟迟不运动?(2)

二、选择最适合你的运动

虽然运动的好处已不需再多说了,但是运动的方式有那么多种,并不是每一种运动都对你有好处,而且每一种运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在运动前,一定要依自己的状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有的病人曾经问我:“医生,我每天都会快走,怎么脖子还是会痛?”

当然,这问题得仔细评估才能回答,但我也常常开玩笑地说:“你是用脖子走路的吗?”可见大多数人对于一般运动的期盼,与事实仍有不少落差。接下来,我们先来谈谈一般运动的优缺点。

每种运动都有优缺点

“医生,我每天早上都会去爬山,怎么膝盖还是会痛?我听人家说多爬山可以增加腿力啊!”

没错,爬山的确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强化心肺功能与耐力;可以流汗、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上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心情愉快,还可以结交朋友、联络感情,可说是好处多多。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爬山唯一的大缺点,就是可能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并加速磨损。但这完全没办法补救吗?倒也未必,如果可以穿合适的登山鞋、使用登山杖、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状况的路径,以及从事其他增加下肢力量的运动作为辅助,就能降低爬山的缺点,而发挥其优点。

另外,像是慢跑,也容易因为不了解其优缺点,而导致在尝到运动的好处前,就先尝到了苦头。像是有人因为长期慢跑,导致膝关节疼痛,原因可能来自软骨磨损,即膝关节本身出现退化现象;也可能是来自关节周围慢性肌腱或韧带的发炎。如果患者的状况良好,这时我们可能在治疗及进行肌肉强化训练后,让他恢复原有的慢跑运动;但如果患者膝关节已出现显著退化或者年事渐长,我们则会建议调整运动量或建议其他运动,例如减少慢跑的量或是改以快走来替代。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慢跑和快走没什么两样,事实上它们对身体的好处很相近,都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力量与耐受力、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舒展筋骨、放松压力,但是两者对于身体的负担则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跑步时,我们会做到两脚离地的跳跃运动,当跳跃着地时,来自地面的作用力将由足、踝、膝、髋,以及骨盆、脊椎所承担,对于下肢关节有退化现象的人,或脊椎有显著退化及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能是较沉重的负担。但若用快走的话,则因为总有一只脚在地面,所以受到地面的冲击力较小,对上述患者而言,伤害的机会便大量减少。

步行健身也非人人都适用

除了爬山、慢跑、快走外,走路也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运动,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实走路也有不同的层次。

我曾经问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做些什么运动,结果他的回答是:“散步。”

“怎么散步呢?”我又追问。

“就是晚上在家附近随便走走。”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的反应通常是:“这样的散步,是你七十岁以后做的运动,而非三十岁的运动。”

其实,漫不经心的散步并不容易达到适当的运动效果,最多只有转换心情和放松自己的功效罢了,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但对年长者来说,由于他们体能较弱,所以适当而轻松的散步,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养生效果。

许多提倡“步行健身法”的专家都会特别强调,要发挥步行健身的效果,需要依照个人体质状况来调整,一定要有适当的运动强度、适当地大步走、适当地加快速度、还要有适当地摆动手部与肩膀,使用计步器来确认自己的运动量,并且逐渐地提升身体的负荷量,最好可以设定目标、持之以恒,才会达到健步强身的效果。

另外,像是游泳,对于下肢退化性关节炎的人来说,可以减少重力对关节的负担,是种很合适的运动;但缺点是对于想锻炼关节负荷力的人来说,则可能不足。至于各种球类运动,也各有其优点与限制,以及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

因此,当我们选择不同的运动型态时,除了要思考这些运动的优缺点外,还要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来进行个人专属的“运动套餐”。既然每种运动都各有特色,我们便不应拘泥于某种运动最好的观念,而是应该做一个组合,使身体不同部位、不同功能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锻炼,就像人体五大营养素都必须充分摄取,才容易达到整体健康的目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运动需求

由于每个人不同的生理条件、体能状况、兴趣与需求,“不同的人,就需要不同的运动”。所谓不同的人,大致上有三种分法:第一种情况就是男女老少;第二种是不同身体状况或罹患不同疾病的人;第三种则是不同部位疼痛或受伤的人。老人家与小孩子的运动需求不同;体质差异甚大,运动时要注意的重点也就不同。至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气喘等患者,各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因此也要特别小心。另外不同身体部位不适的人,当然也就有不同的加强重点,例如肩颈部问题,就应针对肩颈部进行训练;膝关节有异常,也就得着重此处的训练。关于各部位的强化运动,我们放在本书的第五章及以后来讨论,此处则针对各种不同体质与疾病患者,分别提示运动时所要注意的重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