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十分爱喝红酒,道行颇深,家里存有相当数量的知名酒庄的红酒瓶塞,连哪种酒的葡萄是种在半山还是山顶,什么酒该配什么调料的餐点,皆谙熟于心。朋友的正职是负责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但他总能在重要的商务宴请上,悠然端杯年份在1990年以前的红酒,用淡定的语气和三四句资深品酒师的行话瞬间打动VIP客户的心,取得高端层面上的装范儿共识。凭着辉煌的销售业绩和强势的人脉,他的职位很快得到了提升,如今已经管理着他们公司在整个中国区的销售业务了。因此,在酒桌上赔笑陪酒喝到烂醉算不得本事,亦不利于身心健康,真正的牛人只是虚张声势地开瓶酒,不费工夫便把大事办了,同时结交了长期合作的大客户。
一位蕙质兰心的前同事,特别喜欢制作布艺。作为500强企业的财务经理,平时公务已经够忙乱不堪的了,但她总在机场或飞机上利用别人睡大觉、看文件、打游戏的工夫,拿出随身携带的布包,从里面掏出几块事先准备的碎布,塞好米或棉花,缝缝补补成小兔子小马驹什么的,然后转手送给同事或朋友,或者放在家里拍成照片发在博客上,引来赞赏无数。我困惑地问她:“你成天穿针引线,不累吗?”得到的却是一个白眼和一个充满哲理的回答:“你可真俗,缝东西可以把烦恼塞进去,心情自然会好起来。”看看,相对于聒噪的商务环境来说,带着娱乐精神,动手做点小玩意儿,恰恰和我等俗人分出了高下。
管理学界热衷的复合型人才理论,应用到企业便是一人多能、一人多面,最好搞产品研发的人能把媒体公关方面的事也处理得天衣无缝。可当大家倍感恐慌、拼命进行了几年“单一”转“复合”的能力拓展后,又有职场专家站出来发话:若不是CEO的话,多能就等于无能,好比包治百病的药和白面团的功能无异一样。于是让人纠结的问题出现了:究竟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高附加值人才?相对简单保险的方法就是像以上两位那样,在保证事业顺利的基础上,心情愉快地开发有利于工作或者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的兴趣特长,做一名低调的复合型人才。
不过,对于目前复杂的职场来说,兴趣培养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依据环境做出调整,量力而行,不要成为额外的负担。前几年,大小媒体纷纷报道各酒吧惊现白领调酒师、白领DJ乃至白领领舞,顿时引得不少上班族跃跃欲试。殊不知这类人起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弹性工时,二是精力极好。秉持“全民健身迎奥运”“和谐娱乐迎世博”的理念,此般业余爱好其实非常不实用,况且它有“第二职业”之嫌,不酷不牛不安全。我想没有哪位上司听闻手下员工在酒吧跳钢管舞,仍能保持基本的表情镇定。
我遇到过一类员工,往往会由于个人爱好而耽误主业的发展。部门里曾经有一个热衷户外运动的家伙,周末经常到深山里徒步,周一再狼狈不堪地赶回公司,全天工作效率可想而知。有次周日晚上,我们有急事提前到公司开会,他一身风尘而来。轮到他上台做项目陈述时,讲起话来磕磕巴巴,逻辑全无。大老板开始尚能压着火,中途实在绷不住,一拍文件夹,椅子往后一退,几乎愤然而走。我赶忙发短信让部门秘书过来诈称有客户急电找他,然后换另一个同事上去接着把PPT讲完,项目才勉强得以通过。后来我找他谈话,嘴上说:“老大,你能不能改改习惯,等休长假时再去户外,平时好好上班?”心里却在嘀咕,你以为你是王石吗?可以随意登山,一别半年,没人敢吭一声。
作为专业人士,因为个人私事影响到公司大局是极度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副业玩得再好,离开了个人主业的成功,一切都如云烟般不值一提。“玩物丧志”和“多才多艺”的区别是:到底有没有强硬的工作背景来支撑你。正餐保证生活,甜品点亮生活,所以业余兴趣最好控制在锦上添花的范围内,过度沉迷实在无益。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职场牛人,唱着《勇气》,毅然决然将副业发展成了主业。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时喜欢搞婚庆策划,毕业后在证券交易所工作了两年,遂入了朋友婚庆公司的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创业先驱。这大致可归为个人小情怀的大爆发,我们得为此大声叫好,因为有效推动了人力资本的良性流动,为政府最头疼的创业引导方面提供了经验。
也许有人会问:“我没业余时间,也没啥其他兴趣,怎么培养特长呢?”那就好好培养工作兴趣吧,以后工作就是您的爱好。雇到您这样敬业的员工,老板肯定梦里都要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