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状态
极致悲伤状态的眉毛形态为“8∶20状”,即眉头抬高,眉梢降低。要把这个动作做到非常明显,在没有充分的悲伤情绪时,是很有难度的。通常,无论是眉头的抬高还是眉梢的降低,都不会很明显,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相对的位置改变。而这种相对的改变,是要根据被测试人在平静表情时确立的基线状态来判断的。
判断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在没有刺激信息的情况下,观察被测试人眉头与眉梢间的两点连线。我们将这条连线定义为眉角基线。然后,在有效刺激之后,根据眉毛形态的不同变化,重新连接两点,作为眉角线,与眉角基线比对角度和高度的差别,以推测情绪的变化。如图10-5 所示。
因此,真实的悲伤情绪,也许最终并不一定能够呈现为眉头高于眉梢的明显形态,但如果出现了眉角线与水平线夹角的增大,大于眉角基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就可以推导出悲伤情绪的产生。
悲伤时,眉头可能皱在一起,也可能分开。皱在一起属于还在集中精神悲伤,还在想着这份失去,还有理智存在;而眉头分开,则是完全失神的悲伤特征。悲伤造成了精神力量和肌肉力量的能量流失,无望的预期也不会再次调动情绪来鼓动能量,因此肌肉失去了对眉毛的控制,也没有思考的存在了。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在正常测试中产生的悲伤情绪,很少能看到夸张的“8∶20状”眉毛形态,但眉角线都有轻微的变化。同时,我们还会观察到另外一个细微的变化-眼睑的变化,而眼睑的变化程度,要比眉毛的形态变化更加容易识别。
眉头挑起,眉梢下压,是额肌中束、皱眉肌和眼轮匝肌共同收缩的结果。眼轮匝肌的收缩,会挤压眼睑,使上眼睑的内侧(靠近鼻子的一侧)向面孔中线靠拢并扬起,这个变化比眉头的上扬更加容易被识别。而且,如果眼睑呈现为这样的形态,我们还可以把它和眼睑上方的泪腺以及泪管位置联想到一起-这种形态更加方便眼泪流出。
当然,根据第7 章中对恐惧微表情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样的眉形也会出现在恐惧类表情中。总之,这种眉形的出现,意味着当事人心中已经为令人悲伤的结果作好了准备,要么就是担心恶果发生(恐惧),要么就是接受恶果发生(悲伤)。
眉毛高抬
在第4 章中,我们专门探讨过惊讶的表情特征。在没有防备、没有控制的惊讶表情中,双眉往往和上眼睑一同上提,高于常态,眉毛抬得越高,表示惊讶程度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会提升眉毛,那就是对自己所说的内容比较自信,甚至认为听者也应当认可,这些内容应当是彼此心里的默契。所以,在明知故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快速的双眉高挑。即使在不说话的时候,一个快速的挑眉,也能够让信息接收方了解到这种默契,可以翻译成“你懂的”。如图10-6 所示。
但是,这种双眉提升,与惊讶的双眉提升具有不同的特征,关键的区别是上眼睑的配合程度。在惊讶中,双眉和双眼的上眼睑提升程度匹配,等幅提升;而在这种表示自信的双眉提升中,则是眉毛提升得很高,但眼睑仅仅有被动的轻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