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这样看待执行力:如果给我两样东西让我选择,一个一流的方案加上三流的执行,另一个是三流的方案加上一流的执行,我会选择后者。确实如此,再好的方案,计划得不到有力的执行,也只能停留在纸上。
目前中小企业执行力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上级工作指令,该传达的没传达,该推进的得不到推进,该检查落实的又没有检查落实……究其根源,是决策层、中层、执行层三者之间的执行“渠道”关系没有疏通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老板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提高老板自身的执行力。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即是企业老板自己,老板在公司处于顶层,属于“自由层”。对于他们来讲,企业所有的制度都是为员工准备的。所以老板本人上班不准时,开会迟到,对违反公司制度的现象开绿灯,大搞“特权”等行为。老板这种表现对企业执行力直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所有人都“只看老板脸色,不看岗位职责”,什么事情都要由老板来决定。二是,亲近老板的人或老板信任的人会形成公司“特权阶层”,这种特权阶层在公司内部的存在比例可能不会很大,但却是公司制度的最大破坏者。公司制度不能够执行的80%情况是由于这部分人员的存在,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那企业老板该怎么办呢?老板的执行力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执行力,老板要做制度的坚决捍卫者,而不应是制度的破坏者,不要认为制度都是为除你之外的其他人制定的。所以,执行力首先从老板自己开始,靠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示范来实现,无论什么时间都要记住,要坚决杜绝企业内部特殊人群的存在,制度就是组织的法律,要么不制定,制定了就要坚决执行。
联想集团有个规定,凡开会迟到者都要罚站。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总裁柳传志表示他自己也被罚过三次。他说:“公司规定,如果不请假而迟到就一定要罚站,但是这三次,都是他在无法请假的情况下发生的。”柳传志在定下这个规定后,第一个违规被罚站的人是柳传志的一个老领导。他罚站的时候,站了一身汗,柳传志也坐了一身汗。后来柳传志跟这位老领导说:“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给你站一分钟。”
优秀的老板,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能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
第二,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中层管理者大部分在公司处于部门经理级别,中层执行力差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两个:第一,老板是企业的拥有者,但企业中层并不是,所以他们对目标的追逐程度没有老板强烈,容易产生消极心态,缺少主动性,往往根据领导的喜好或重视程度去工作。遇到问题时容易放弃,“算了吧”是这些人经常会产生的思想;第二,中层往往不敢提意见,遇到难管的事情和人(特别是特权阶层)又不敢管,老板不跟进的事情不愿做,这种无原则,自律性、自觉性差的行为直接导致中层执行力弱。有人形象地讲,如果将中小企业的老板比喻为一辆汽车的司机,那么中层管理者就是汽车的轮子。司机水平再高,轮子不按着你的指挥转,也不能达到目的地。因此,发掘中层的执行力势在必行。那么,该如何去做呢?下面三个方法可供参考:
方法一:在平时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中,老板应当极力向企业中层传达这样的意识:没有中层的执行,“我们”企业无以为继,注意强化“我们”的意识。有些中小企业老板是深谙此道,将中层笼络得称兄道弟,死心塌地为老板干活,不要说执行,老板想到的,他想到了;老板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有这样的中层,老板的指令贯彻根本不成问题。
方法二:老板应当极力避免企业中层带着灰色心理接受任务。企业中层管理者在为老板的事业奋斗的时候,往往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他们经常想:“企业是老板的企业,事业是老板的事业,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老板的喜笑怒骂一言一行之中,今天在上班,明天就要你走人也未可知。”
事实也是如此,据调查显示,在公司对中层的调查结果中,有63%的人认为其晋升的可能性不大,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板忽视了对中层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老板应为中层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升迁道路,使中层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到一起,这样他们才有动力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才有可能把老板的事真正当做自己的事去执行。
方法三:巧用人文关怀,及时调整“薪情”,使中层有个好“心情 ”。奖金一拖就变成了债务,既不要轻许诺,也不要食言。说了要加薪,就必须兑现,万一情况有变化兑现不了,也要公开给个说法。实际上,作为有一定修养的中层,他们完全能从老板的角度着想,但他们不能忍受被愚弄和轻视。老板向中层要求执行力,老板本身就要身体力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另外,适当地施与小恩小惠,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比板着面孔去批评下属可能会使中层执行的效果更好。有效的授权也是提高中层执行力的重要办法,此处不再累述。
第三,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员工作为公司最直接的执行层人员,除了有中层的那些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计划没有变化快”。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主管、经理、老板分工混乱,有些问题大家都管,但又都不管,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解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拖拉”的文化,有人盯的事情就执行,没人盯的事情就放弃。老板应从各方面入手来提高员工的执行积极性,可以采用两个方法:第一,企业应当给员工一个远景,一个美好的未来,为员工制订一份贴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其安心在企业内发展;第二,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能力,给他一个职业发展的平台,一个足够大的施展空间,让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