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大学生领袖

台大学生领袖

同为台湾大学的学生领袖,与马英九相比,林毅夫虽然还只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但是他已表现出超然的领袖才华。他发起了“大一学生代表会”组织(简称“一代会”),并被选为“一代会”主席,和当时的“全校班代表联谊会”(简称“班联会”)、毕业生代表联谊会(简称“毕联会”)分庭抗礼,在台大校园争取发言权。

台湾大学--林毅夫的传奇经历从这所名校开始书写。

1949年以后,台湾大学取代了当时尚未在台复校的“国立中央大学”,成为国民党政府注入最多社会资源的大学。台湾大学现辖有台北市境内的四大校区以及溪头实验林,全校占地约达全岛陆地的百分之一。

台大自改制起即以傅斯年校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风著称,其教授、学生与校友皆对当代台湾历史的发展有着莫大影响,校园亦为多次民主运动、学生运动的策源地。发展迄今已是华人社会最具声望的高等学术机构之一,在岛内所有学科皆大致处于龙头领先的地位,其入学分数不仅是其他院校相同学系的最高,而且大批毕业生亦担任各大行业的领导人物,迄今已培育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三名台湾地区领导人与为数可观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

1971年,台湾大学联考(相当于大陆高考),林毅夫被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系水利组录取。虽然为大一新生,但是林毅夫在那个时候就表现出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气质。

1971年,对台湾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岛内先是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这被称为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学生运动。

当年,留美的两岸中国学生以及台湾岛内学生掀起了一场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岛列岛主权的爱国运动。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美国与日本的一次交易。从1970年8月起,美国把属于中日两国有争议的钓鱼岛作为其托管的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归还日本,日本则拟在该岛开采石油。

消息传来,激起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台湾岛内的爱国学生的极大愤怒,两千多位中国大陆及台湾留美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外面示威,高呼“保卫钓鱼岛”。此后,这批学生纷纷成立“保钓委员会”,在美国各地和岛内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日行径。

此时,两岸关系虽然还处于军事对峙中,但是北京和台北先后发表声明或评论,不承认美日之间达成的侵犯我主权的“归还冲绳协定”,重申中国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

《人民日报》还曾发表评论员文章表示声援学生的爱国行动。在那个年代,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国共两党台面上虽然没有合作,但是因为民族利益,还是“走到了一起”。

除了“保钓运动”外,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台湾国民党当局犹如汪洋中的一条船,摇摇晃晃。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宣布:他即将出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宣布这一消息之前的20分钟,台湾驻美国“大使”沈剑虹才得知这一惊人的消息。沈剑虹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中这样记述:有几分钟时间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简直不能相信方才听到的话是真的。我想打电话给台北方面,不巧的是美国这边的越洋电话接线生们那天正罢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台湾岛内上下顿感震惊。已85岁高龄的蒋介石不禁破口大骂:“尼克松不是个东西!”

当年年底,联合国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

两蒋统治台湾时期,虽然不愿与大陆和谈,但是其“反对台独,一个中国”的立场始终不变。那个年代,大多数台湾人都有“大中华情怀”。因此,1971年接连发生的事件,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台大校园一时风起云涌,但是一般的大一新生对时事其实都还懵懵懂懂,不过有一部分学生在那个年代却是佼佼者。

最出名的当属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正在台大读书的大三学生马英九也是爱国的“保钓青年”。1971年1月,还是台湾大学学生的马英九,获邀参加为期70天的台湾学生领袖访美活动,这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70天。回到台湾后,正逢台湾高校正以台大为主力,筹备组织“6·17保钓大游行”时,马英九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活动当天,他和台大学生一起到美、日驻台“领事馆”抗议,宣读并递交抗议书,一路上高喊“日本无理,美国荒谬”的口号。

多年后,马英九对这段经历依旧刻骨铭心。他在2008年2月出版的《沉默的魄力》一书中写道:“彻夜画海报,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边流泪一边工作;尔后,甚至还参与街头示威,拿起鸡蛋怒砸日本特使座车……”

与马英九相比,林毅夫虽然还只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但是他也表现出其超然的领袖才华。他也发起了“大一学生代表会”组织(简称“一代会”),并被选为“一代会”主席,和当时的“全校班代表联谊会”(简称“班联会”)、毕业生代表联谊会(简称“毕联会”)分庭抗礼,在台大校园争取发言权。

翻开1972年的台湾报纸,我们可以找到当时台湾大学老师有关林毅夫这段故事的回忆。

林毅夫那时还叫林正义,他大一时,当时台大的训导长张德溥接受《联合报》采访时称,林正义是他所接触的同学中“很特殊”的一位。

这位训导长清楚地记得,在林正义当选大一学生代表会主席后不久,就跑来找他,说:“我觉得过去大一代表会总是无声无息的,所以我想真正做点事情。”

他还回忆道,在台湾被赶出联合国时,大学生们都群情激昂。林正义在一次学生代表聚会讨论时,突然站起来高呼:“我要绝食!”

张德溥听了后,吓了一跳。因为,这种行动很容易在校园里激起连锁作用,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于是,张德溥托了许多跟林正义要好的同学,进行说服,劝他打消这个念头。但是他仍然本着“说得出,做得到”的精神,坚持要绝食。

最后,张德溥和几位林正义的师长一块劝他,他才逐渐“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应该说,早年的林毅夫曾对台湾当局寄予无限希望,对台湾前途极其关注。当年,林毅夫曾在会上热切陈词,建议在联合国开大会前发动全台示威大游行,表达抗议。

对正处于争取民主权利热潮的台大学生而言,如何去挽救台湾当局在国际上的败象,大部分学生并不热心,何况当局也不希望学生来搅这个局,因此林毅夫的建议也就不了了之。

当年一位曾参与校园民主运动的学生领袖如此回忆说:“他是个慷慨激昂、忧世嫉俗之士,也是个天真、热情、敢爱敢恨的青年。”

身处1971年云谲波诡的政治局势,林毅夫确实是一位深切关心台湾前途的台大新生。

可惜的是,因为参加了太多学生活动,这位学生领袖的成绩并不好。台湾媒体透露,根据目前台大注册组的数据显示,林毅夫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成绩一般,总平均仅六十几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