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民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砚池堂本《孝经》第十二章
【释要】
孔子在开宗明谊章所提到的"要道"二字,在这一章里作了充分具体的说明,并谈到了实行要道的四种对策:孝、悌、乐、礼。其中最重要的是礼,而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字。老话说"敬人一尺得一丈",只有敬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
【通解】
孔子说:"教育民众相亲相爱,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民众恭敬和顺,没有比敬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俗,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
"我所说的礼,也就是敬。所以,你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会喜悦。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喜悦。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因此,孝才被称为至德要道。"
【砚池堂夜话】
启功细说乾隆假孝"宫心计"
很多人知道我喜欢书法,问我当今国内书坛最为推崇的大师是谁。我的回答从来都是不假思索,不做第二人想,就是启功。2005年夏天,我从深圳休假回京,正赶上启功老先生仙逝。于是,借采访之名去了先生的灵堂拜祭后,又参观了先生的书房,印象深刻。斯是陋室,先生德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启功先生生前曾讲述过他的家世:姓氏、世系以及家族史。其中讲《我所知道的乾隆与和亲王》一节中,有颇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关于他为什么叫启功。是因为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雍正的第四子名弘历,他继承了皇位,这就是乾隆皇帝。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昼,只比弘历晚出生一个时辰,当然他们是异母兄弟。乾隆即位后,封弘昼为和亲王。他这支就是和亲王的后代。弘字辈往下排为永、绵、弈、载、溥、毓、恒、启。永、绵、奕、载四个字是根据乾隆恭维太后的诗句"永绵奕载奉慈帏"而来的。"奕"有高大美好的意思,全句意为以永久、绵长的美好岁月来敬孝慈祥的母亲,也可谓极尽讨好之能事了。溥、毓、恒、启四个字是后续上去的。
乾隆为什么要如此恭维太后呢?说来故事就长了。按清制:某后妃生了孩子,必须交给另外的后妃去抚养,即母亲不能直接抚养亲生的儿子,目的是避免母子关系过于亲密而联合起来有所企图,甚至谋求皇位。这是皇室和皇帝最忌讳的事,为此不惜割断母子之间的血缘亲情,用心可谓良苦。和亲王是雍正耿氏妃所生(后被封为裕妃,地位在诸妃之上,死后被尊为纯悫皇贵妃),而抚养他的恰恰是乾隆的生母(雍正时封为熹妃,乾隆即位后,禀雍正遗命,尊为孝圣宪皇太后)。而乾隆生下后又被别人所抚养。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虽然天下的母亲没有不爱自己亲生骨肉的,但对自己从小就把他拉扯大的孩子也会产生深厚的感情;而对虽为亲子,却从来没亲自抚养过的孩子,感情上就未免容易隔阂或疏远。乾隆的生母就是这样的人,她虽不是和亲王的生母,但从小把他抚养大,对他感情非常深,喜爱的程度远远超出亲生儿子乾隆。乾隆长大后当然非常了解这种感情和这层关系,特别是当了皇帝之后,更不得不时时加以提防。因为自己当了皇帝,生母就是太后。太后在清朝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是废立大权。乾隆总担心太后因喜爱和亲王就借故废掉自己而立和亲王,所以乾隆不得不采取极为谨慎、周密的策略和办法。他一方面对太后十分恭敬,晨昏定省,礼仪上格外尊崇,甚至大兴土木,修建大报恩寺(即后来的颐和园主建筑)为太后做寿。另一方面就是处处带着太后,表面上是向外界表示母慈子孝,自己时时侍奉在太后的左右,实际上是随时看着她,隔开她与和亲王的联系。与其交给别人看着,总不如自己看着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