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与风筝(2)

再看看两篇写佛寺的文章:

申屠液《虢国公杨花台铭》:“风筝逸韵,飞妙响于天宫;花雨依微,洒香尘于世界。”(《全唐文》卷三二九)

杨知新《福田寺三门记》:“挂风筝而动韵,禀律吕与天籁之齐音。”(《全唐文》卷八零四)

可见,当时佛寺中的较大型的建筑,都要挂檐铃的。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风筝诗”条(《历代诗话续编》本):“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微之诗:‘鸟啄风筝碎珠玉。’高骈有《夜听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僧齐已有《风琴引》云:‘按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流波。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处邻湘娥。金风声尽熏风发,冷泛虚堂韵难歇。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王半山有《风琴》诗云:‘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清世容高枕,翻作幽窗枕上声。’此乃檐下铁马也,今名纸鸢曰风筝,亦非也。”这段考证颇为有名,叠经引用。杨慎说他引用的诗中所指“风琴、风筝”全是“檐下铁马”,这是对的。但是他没有与时俱进,否认宋代以下的风筝又是纸鸢的别名,则有点泥古不化啦!

我们读唐五代以后的诗文,需要注意的正是:写“纸鸢”就是纸鸢,最多写作“纸鹞”,也不至于误会。写作“风筝”可就得注意了。写地方民俗的,特别是民歌创作,风筝就是纸鸢的通俗称呼了。吟诗填词的,大部分是把风筝当作纸鸢的;个别的人有时就会显示自己的博学,在写到檐铃时,以“风筝”来借代。初学者千万要留心。下举五代毛熙震的词和两位清代的女史作的词,以为代表,并借资比较:

五代·毛熙震【菩萨蛮】(《花间集》卷十)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清·白铭(女)【月下笛(本意,和周清真韵)】

霜杵敲寒,风筝戛梦,金波悬壁。空帘凄抑。隔院何人吹笛。按伊凉、初换氐州,似啼如诉凭谁识。有茵子仙管,绿珠遗调,动人胸臆。月明似水,听梅花飞尽,画阑频拍。换徵移商,何似哀弦远客。正砌蛩、宿鸟伤心,又嫠妇孤臣泪滴。恨微茫,最是远归一曲,声未息。(《倚声初集》)

清·孙自仪(女)【华胥引(咏闺人午睡)】

银屏昼敞,画阁风清,帘花射影。眼底眉头,无端心事谁承领。绣床人倦难扶,怯被池孤冷。翠枕支痕,不禁凄凉重省。好梦谁惊,恰渐到、樱桃佳境。风筝鸟啄,碎语被他催醒。又是钿松鬓乱,朦胧重整。银鸭香消,再添几炷兰饼。(《倚声初集》)

毛熙震清楚的写出,“高楼”上悬挂有檐铃,夜静无声,风筝的声音阒寂。两位女史熟读唐代诗文,故而摇笔即来。于此可见,宋代以后用“风筝”表示“檐铃”者,一定是饱学文士,嗜古成癖,一般的人就不往那儿想啦!

这一节介绍自宋代以下纸鸢即风筝在人们生活中的活动场景。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都城杭州自正月“灯节”后至清明节前后的春游热闹场面,那是以断桥边赛纸鸢结束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