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搞笑(四)(3)

对此,十三叔奉劝这些老板们啊,在北京城这些深水区一般的圈子里,想要投机取巧,通过中间人的介绍认识大人物,再获得财富上的回报,实在是一?很飘渺的事情。

十三叔也思考过,为什么“中间人”在北京那么数量众多且有广阔的空间和市场?

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先入为主、想当然。俗话说,“侯门深似海”,北京温榆河别墅区一隅

一般人会下意识地认为大人物都高高在上,接不了地气儿。

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真正的大人物的确高不可攀,不是通过简单的运作就能牵上线的。然而绝大多数有资源的人物,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和不可接近。随便举两个例子吧:若干年前,十三叔供职于一家中字头的国家机关,单位里一位正局级领导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上下班;而十?叔的直接上司,一位副局级领导,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车。这种级别的干部若是在地方,肯定人前马后,出行好车相伴。可惜,这里是北京。当然,过去与如今没有可比性,但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十三叔想表达的东西。

另一则例子则是,十三叔参加过一个单位被称之为“小国务院”的处长召集的孩子满月酒宴会。在一家海鲜酒楼的VIP包房,环绕而坐的20来号人,除十三叔等少数几个“莫名其妙”的人外,其余的不是这个部,就是那个局。

这两个例子绝非十三叔想炫耀什么,只想告诉大家有些东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皆不可能。心态平和,本?做事最稳妥。

十三叔久在京城走,获悉的圈子中的信息自然足够多,然而外地的老板们,就没这么幸运了。或许京城内外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造就了大量“掮客”生存的机会。

当然了,肯定有人会说,十三叔就是在放屁,说胡话。我不承认,也不否认,毕竟一家之言,信与不信在于个人。

但十三叔想表达的是,玩商业还是规矩地来,鱼龙混杂的圈子里,想通过走捷径获得财富回报,本身就不是光明之事;即使你不愿意或者不能够通过正常渠道把生意谈成,不得不通过中间人,去接触一个圈子的时候,稍微擦亮眼睛,多长点心眼。

小?驶得万年船!这,总没有错吧?富豪是神马

在鱼龙混杂的圈子里,很多貌似牛×的人物,其实大多是装货。并非十三叔鼓吹人性险恶,而是因为1992年之前,富豪都是“神马”(什么)?确实是“神马”,稀缺啊。也因为不同于今日,有钱人动辄搞个PARTY,搞个慈善,搞个年会之类,当时也没有这样的场所。

今天的顶级富豪聚会,场地多设在私密的俱乐部,最有名的莫过于长安俱乐部。

天安门广场沿长安街向东500米,一座镶着蓝色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与北京饭店带有岁月厚重的牌楼一街之隔,“长安俱乐部”五个镏金大字高悬顶端。尽?此地是北京城最繁华的“王府井商圈”,人来人往之下,却鲜有普通人能自由出入这家俱乐部。

京城四大俱乐部之一的长安俱乐部

进门之前,工作人员会客气地要求出示会员证,如若拿不出,那就不好意思,谢绝参观。

这里的会员,也不是有钱就行,除了有钱,还要有声望。具体有什么要求,也未明说。讳莫如深的规则,始终不为外界所知,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可知,除了入会时需要缴纳昂贵的费用,每年还需要数万元人民币的会费。

十三叔有几位朋友,是这里的会员,都是老百姓眼里的“名人”。即是名人,也要经过俱乐部的严格审核,为啥?人家得审核名人的这个“名气”是否与俱乐部的气质相匹配。万幸的是,十三叔的朋友货真价实,不是芙蓉或者凤姐这样的“谐星”。

所谓气质,令人不由得想起另一个段子。据说著名奢侈品牌LV对于不开车的员工,每月会发放2000元的打车费用,且必须用完此额度,原因在于,LV不允许自己的员工搭乘公交或者地铁,担心有损于品牌气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