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郭任远这个校长(3)

“驱郭”不足一月,就把蒋委员长给逼了出来,浙大的学生们信心倍增。虽然老蒋的随行者是大批军警,但在年轻人眼里,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他们应该都是第一次面见蒋介石,很想看看他所代表的当局,究竟会对这场学生驱赶校长的运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蒋介石在浙江大学期间,一共训了三次话。

最先召集的是教师。蒋介石说:“这次事件教师对学生不加教导,要负责任。”其时束星北等一些鼎力支持学生的教师已经辞职离校,如果束星北还在,不知他是否会想起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那一次对蒋校长的面责,再度向其开炮;但根据他后来表示的“我已变成了蒋介石的崇拜者”,也许会觉得,蒋对这次事件的处理过程,还算是讲究方法步骤的。

对教师训话后,接着是对学生会负责人。蒋介石要求他们即刻下令复课,他知道学生的事情,学生自己说话最管用。但学生会的学生代表不听他的,说罢课是集体的决定,他们个人无权改变。明着是个软钉子,蒋介石也只好碰了,且摆出了一副通达的面孔,好啊,那就再把全校学生都集合起来训话。

其实我很想读一读蒋介石在浙江大学的这三次训话的全文,总觉得在当年这些应该是有记录的,只是如今已经佚散,或者依旧尘封于某个角落。现在见诸于文字的片言只语,多半来自回忆录,有一定史料价值,却未必完整准确。在对全校学生训话时,蒋介石说:“浙江是我的家乡,你们这样乱闹,把我的面子都丢尽了。”既然谈及家乡,蒋介石的这篇训话想来不会只是赤裸裸地呵斥,他也企图对学生动之以情,尽管学生们并不买他的账。

威胁的话当然也有的,蒋介石说学潮“必须立即停止”,“不然就是犯法,就要绳之以法”。说话的口气虽然强硬,但若果真能以“法”来处事,蒋介石倒是没有乱来。他在浙江大学的这三次训话,对象明确,各具要求,一层是一层,章法是有讲究的,可是却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蒋介石离去后,浙大全校仍处于罢课状态,驱赶郭任远的运动依旧在进行之中。学生们的“毫不动摇,坚持斗争到底”固然是事实,但这个事实的存在,也表明了一点,那就是“驱郭运动”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暴力冲突。

非但没有发生暴力冲突,其结果,还以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而收场。回到南京后的蒋介石,继续通过国民政府行政院和教育部连下训令,责成浙大学生停止运动,恢复课业。他自己亲临学校都没能奏效,随后的这些文牍,到底也只能是做做样子罢了。过了不到一个月,在1936年2月的行政院第257次例会上,郭任远被免去了浙江大学校长的职务。

去职后的郭任远再度赴美,回到了科研的轨道上。在浙大他应该不是个称职的校长,但在科学领域尤其是心理学界,却游刃有余。到美国后他先后在耶鲁大学等校从事研究工作,学术成就颇得好评。1940年回国,出任中国生理心理研究所所长;1946年定居香港,直到73岁那年去世。这位被美国纯科学性质的《比较生理心理学》杂志称为“激进的哲学科学家和创新的实验家”的国际著名学者,堪称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即便他在浙江大学的历史上,留下的是一个被驱逐的形象,那也只是不同政治信仰所造成的扭曲,但他在这所学校期间作出的学术贡献,其实也应该被后人载入史册,而不是一笔勾销。

从离校到免职,前后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原本去南京是向教育部讨对策的郭任远对这样的结果一定始料未及。自己是主动离校的,前脚刚走,后脚就起了学潮,眼睛一眨,怎么竟演变成被赶出了浙大?这一点郭任远怕是很难想明白,他在二度赴美途中是否对此有过反省,已是无从得知,但既然有着“激进的哲学科学家和创新的实验家”一说,郭在个性上的执拗与张扬想必是很鲜明的,尤其以35岁的年纪出任大学校长,志满意得,错把学校也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室,以致仕途遭挫,这在旁人看来,其实也算不得意外。

好在郭任远还另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域,再度赴美是明智的。

在浙大“驱郭运动”兴起之初,南京政府教育部曾于1935年的12月28日电告学校各学院院长,先行成立以教务长郑晓沧教授领衔的临时校务委员会,维持学校秩序,等待另派校长。如此迅速地表示要“另派校长”,郭本人知道的话又会如何感想?尽管后来因蒋介石未予应允,这个为救急而凑起来的临时班子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

郑晓沧是教育家,他对待郭任远的态度,以我的推测,许是既反对郭任远的“党化教育”,同情进步学生,又认为郭在心理学领域的科研地位不容忽视,即便不够做校长的资格,仍然还可以在浙大执教,没必要非予以“驱逐”。我所以会这样推测,是认为在个人之间,他们应该不会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为了表明这一点,我想顺带提一下费巩。

费巩192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当年即赴法国留学,次年又转入英国牛津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学。1931年回国,两年后受聘浙江大学,其时正是郭任远任校长之初。费、郭两人同为复旦校友,一开始关系还算不错,后来因为外文系学生胡乔木,起了激烈争执。

……一份名叫《沙泉》的壁报,引起了校长郭任远的注意。就壁报的内容而言,虽然带点左翼的色彩,总的来说还是温和的。校长的目光,凝视着壁报上的一张图片。这图片显然是从什么现成的报刊上剪下来的,那是一位苏联农民扛着一把锄头。论图片内容,似乎也没有太犯忌的地方,然而,郭任远却看出,那图片显然是从《中国论坛报》上剪下的!郭任远追查《沙泉》是谁编的。一查,编稿、写稿、抄稿,由胡鼎新一人包揽。(叶永烈《胡乔木: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鼎新即胡乔木的本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