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老太太的营销经

 

或许你会说,之前提到的东西都很便宜,便宜的东西在网络上总是有市场的,哪怕它再稀奇古怪。比如趣玩网能够得以比较好地维持,就在于这一点,单个有趣的商品肯定难以形成大批量的利润点,但趣玩网上有数以千计有趣的玩意,总有一款你喜欢。表面上单件销售都不很理想,但集合了成百上千个单品销量不理想但多少有一定受众的产品,网站的整体收益就上来了,自然就活过来了。

但贵的东西会怎么样呢?通常来说,大部分网民都会有一个惰性思维,那就是上网是买便宜货,哪怕就是贵一点儿的商品,也兴趣索然。当这种心理是网络上普遍泛滥的情绪之时,网络上最为喧嚣的内容就成了打折和团购,放眼看过去,尽管现实社会物价在飞,但在网络世界中,似乎一切商品都在贬值,尽可能地便宜。几百元的商品在网上很难给力,几十元的所谓团购价让网民有点发烧了。而相对应的,曾经一度被炒得很热的奢侈品网站,却围观者多而消费者少。贵的东西,哪怕品牌再吸引人,质量再好,是不是在网上都会遇到不可避免的挫折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2010年末的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开的龙博微电子商务公司代理了一个新款服装,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但运营了一个来月,却没有特别大的销量。为此我也帮他出了不少营销的主意,但依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如果说营销推广上不得力,倒也谈不上,尽管产品本身没有多少知名度,推广起来颇为费力,但几个比较成功的推广多少让他们的围观量提高了不少。第一个策划是扫地老太太,这个在年末颇为红火的无厘头式话语,其最初的发源地,恰恰是他们给这款服装做的策划。当然,最原始的版本是一年多前程序员中流行的一段话:

“据说在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代码,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栈溢出了。”

而在2010年12月28日晚上5点半左右,在龙博微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无厘头的信息:“据说在每一个女装店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选购女装的客人身边时,看了看她选购的女装,会低声提醒说:小心,这件衣服是仿制××的。”这条微博起初没有多少影响力,但龙博微巧妙地联络了一大批微博用户,开始泛滥地制造着类似的信息。

— 据说在每一个保险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内勤员工身边时,看了一会儿电脑上的每日业绩龙虎榜,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别高兴得太早,预收保费任务是完成了,可是你再看看柜面实收保费的数字。

— 据说在每一个报社采编区,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记者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文字,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标题歧义。

— 据说在每一个编辑部,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你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CMS,会低声提醒:小心,专题链接应用target=_blank。

— 据说在每一个部委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处长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正在起草的批复文件,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送报告的这主儿刚刚被双规。

当然,为了让这个事件更有娱乐价值,最初的舆论引导依然将最早的策源地误导在程序员的那段流行语之中,而将龙博微的商业目的隐藏起来。通过巧妙的引导,到了2011年1月,“扫地老太太”在新浪微博话题榜中一度攀升至第五位,共计约1万3千条微博提到这位神秘的民间高手。

而此刻就是解密的时候了,通过第三方表述,龙博微巧妙地在博客、论坛和网络新闻上发布了一条《爆红网络的“扫地老太太”元凶找到了》的消息,并撰写了相关的百度百科进行造势,将舆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这个服装之上,并同时发布了相关的扫地老太太漫画,很快该淘宝店上的到访率从每天一百多一下子飙升到了每天四千以上。但遗憾的是,商品转换率并不高,只有百分之一而已。之后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在淘宝上销售此类价格五百元以上乃至上千元不等的女装,对于主流是来淘便宜货的网民来说,确实不给力。尽管微博推广的时候,目标人群高度集中,主要是白领阶层,但效果依然不太明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