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着祖国的大地(3)

命令中明确:

一、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日,特定于十月一日十五时在天安门广场及其附近地区,举行北平卫戍部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部队之阅兵典礼。

二、凡驻扎北平之步兵、骑兵、炮兵、坦克装甲兵团、摩托兵团和空军、海军代表部队均参加阅兵典礼。

三、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检阅。

四、本人受命为阅兵典礼总指挥。

五、阅兵典礼一律着夏季服装。

六、各部队指挥员应派出标兵。

七、为调节阅兵场各种动作和维持秩序,特组成阅兵指挥所,由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指挥所主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任指挥所副主任。各受检部队在阅兵场及分列式中均应听从指挥所的指挥。

1949年10月1日终于到来了!

10月1日清晨,古都北平传出阵阵锣鼓声、欢呼声。这里将要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将在这一天翻开它崭新的一页,将在世界民族之林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形象!

10月1日凌晨5时,天刚微亮,太阳还没有出来,飞行队的空地勤全体人员就来到了南苑机场,整队集合。两架担负一等战斗值班的飞机停放在起飞线上,严密警戒着敌机可能的骚扰和破坏。

17架银色的、绿色的、灰色的飞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跑道上。所有的飞机都油饰一新,机头是红色的,机身和机翼上一律饰以镶有金黄边的红星,机尾是红白相同的条纹。在此之前,苏联顾问派人把这里的飞机全部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跑道旁,飞行人员单独站成一排。他们穿着飞行队自己新设计的茄克式飞行服,整装待发。

飞行员们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那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一定要飞好,真正飞出人民空军的威武气势。

为统一行动,杨成武和唐延杰受命以阅兵指挥所正、副主任的名义,预先向受阅的海、陆、空代表部队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令中规定了各部队入城路线,集结待阅地点,各指挥分所的现场位置,并重申了以前阅兵会议规定的注意事项。30日午夜,各部队开始入城集结,杨成武的指挥位置设在天安门东侧的城墙根处,用有线电话与各分指挥部联系。

早在10月1日凌晨1点多,坦克方队就从天坛出发,2点就到了列队地点,地点位于王府井和东单之间,就是后来的儿童剧场那一带。下午2点多,部队都列队完毕,车再发动几次,原地试一试,其他预备车辆停放在北京饭店北边的马路上。由于三座城门只有3个门洞,同时过不了4辆坦克,过3辆不成双数,于是就安排两辆坦克并行。此时的坦克方队已经做好了受阅的一切准备,只等接受检阅了。

一、历史回眸(下)在10月1日早晨,几十辆卡车载着步兵方队的阅兵队员,一路进发,到达预定位置北京饭店门前。当时的北京饭店只有三层楼。12个步兵方队,每个方队前都有一名掌旗兵,高举八一军旗,之后是4名护旗兵,他们都是经过精心选拔的小伙子。12个步兵方队由北京饭店一字排开,12面八一军旗迎风招展,气势非常壮观。

10月1日上午10时以前,全体受阅人员已经按指挥部的要求完成了受阅的各项准备工作。这天中午,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匆匆回到家里吃了几口饭,就赶到东单视察受阅部队。步兵方队列队完毕后不到10分钟,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就驱车前来检查部队。当他看到广大受阅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准备充分后,很是满意。

此时的北京,秋高气爽。天安门城楼装饰一新,宽阔的红色宫墙显得格外庄重,黄澄澄的琉璃瓦在秋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8只绛红色的大型宫灯垂着金黄色的流苏,在微风中摆动。

在天安门城墙内檐上,悬挂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这是根据当时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毛泽东像绘制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制服,一脸慈祥的笑容。

天安门城台两侧红墙上,挂起两条巨大的横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前一天已堆起奠基土。广场中央,刚刚竣工的一根高达22米的铁旗杆挺拔耸立,工人们经过反复试验的升旗电动装置已安装就绪。

在天安门城楼下,金水桥两边各有一座高台:一座是开国庆典指挥台,一座是苏联代表团观礼台。

天安门广场,像巨大的磁场一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就已经手擎红旗、高挑彩灯,喜气洋洋地涌进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前成了锦绣的海洋。

下午2时,毛泽东身着一套专为参加开国庆典缝制的黄色将校呢制服来到勤政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领导人已在这里集合。在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副主席和56名委员宣布就职,并选举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兼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结束,全体委员即乘车前往天安门城楼,准备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下午2时,空军受阅机群的6个分队,17架飞机依次滑到起飞线上,引而待发。飞行员杜裕明站在他的“野马”旁边,两眼望着天空的流云。刚才,所有的飞行员都对着新中国的国旗立下了誓言,并在誓词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场面是激动人心的。誓词铭刻在心,40年后,坐在办公室里的空军副司令杜裕明中将仍然清楚地记得。这段誓词是:

我参加检阅,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让飞机掉在广场和附近的建筑物上。

杜裕明中将回忆当年在背诵誓词的时候,声音是颤抖的,亢奋的。“精神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他说,“年轻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生命,要有‘谁主沉浮’的魄力和勇气。”

检阅飞行预定的起飞时间到了。

辽阔的机场,先是异常宁静,接着3颗红色信号弹冲向天空。

“点火。”这是进入伟大历史时刻的命令,此时听来,是那样的庄严、坚定。一下子,机场上响起了雷霆万钧的引擎声,17架飞机开始发动。

6架教练机、运输机在跑道上滑出、疾驰,继而升空,直飞双桥。它们将在那里盘旋,等待着P—51型战斗机和蚊式战斗轰炸机前来集结。

10分钟后,9架P—51型战斗机和2架蚊式战斗轰炸机也滑向跑道。

这是跨越时代的飞行。飞行员刘珂坐在驾驶舱里,向两侧飞机上的战友伸出两个表示胜利的手指。他渴望胜利,他相信胜利一定会与自己比翼齐飞。

飞机在跑道上疾驰,仪表的指针在不断上升,11架飞机一飞冲天。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们经新华门来到天安门,从西头马道一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当毛泽东主席还差两步就要登上城楼的时候,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丁一岚饱含深情地向大会宣布:

“毛主席来了,朱德副主席、宋庆龄副主席……来了,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这声音带着极强的穿透力直接穿过天安门上空,传达给广场上的人民群众,传达给全中国,传达给全世界。

顿时,在金水桥之南大约50米处的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组成的联合军乐队奏响了那首从黄土地上升起的《东方红》乐曲,广场上由工人、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市民、北京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组成的30万人欢声雷动,人们热烈地鼓掌,红旗和口号掀起了阵阵波涛。

这时,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开始行使他的职权:“大会全体注意,不要喊!注意!注意!今天是首都全体各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现在准备开会,请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同志宣布开会。”

下午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就位。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开国庆典主持人林伯渠走到麦克风前,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正式开始。

接着,毛泽东主席来到麦克风跟前,朝广场庄重地望了一眼:红旗飘卷,队伍静候。他的肩膀和胸膛微微起伏了一下,于是,那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庄严激昂的宣告便如隆隆春雷一般在中国大地上滚滚而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这是一个历史的跨越,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启,这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刹那间,广场上呼声如潮。

当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毛泽东神情庄重,他用力按动了连接电动旗杆的电钮……于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地点前高高矗立的旗杆上,那面巨大的、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在万众仰望中冉冉升起。这时,在背倚天安门、炮口向南一字排开的54门山炮前,礼炮兵们熟练地打响了第一声礼炮,随之礼炮轰鸣28响。这是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礼炮,这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礼炮。

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这一时代的强音,划破了天宇,震撼着三山五岳,传向了全世界。群众沸腾了,会场上响起狂风暴雨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麦克风前,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自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援助之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这一公告的宣布,标志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毛泽东宣读公告之后,阅兵式开始。

阅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身穿崭新的呢料军装,神采奕奕。他乘坐的敞篷轿车,从天安门中间的门洞开了出来,通过金水桥。迎接在桥南东华表柱下的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向朱德郑重敬礼报告:

“受阅的陆海空代表队部队均已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

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和老百姓》、《保卫胜利果实》等乐曲的连续奏鸣中,朱德总司令由聂荣臻陪同,沿着东长安街、东单广场,直到外国领使馆聚集的东交民巷,依顺序检阅肃立严整的三军部队。

每到一支部队,朱总司令都要喊上一句:“祝同志们健康!”

受阅部队回应:“祝总司令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万岁!万岁!”

统帅和士兵此呼彼应,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京城大街上久久回荡,传向远方。

朱德总司令检阅完部队回到天安门城楼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全体战斗员、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部队,今天和全体人民在一起,共同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部队,在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蒋介石反动政府的革命战争中,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敌人的大部分已经被歼灭,全国的大部分国土已经解放。这是我们全体战斗员、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一致努力英勇奋斗的结果。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庆祝和感谢。

但是现在我们的战斗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残余的敌人还在继续勾结外国侵略者,进行反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革命活动。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实现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目的。

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