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着祖国的大地(1)

开国庆典大阅兵,这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以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在赫赫始祖、浩浩炎黄的土地上,在无数先烈为之抛头颅、洒鲜血捍卫的土地上,在人民终于当家作主的土地上,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脚踏着祖国的大地,以豪迈的精神、威武的阵容和雄壮的步伐,领略着自豪、感受着神圣、展现着庄严、演绎着盛典!

——题记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九年,在世界的东方,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华民族,历经了漫漫百年的外辱内患,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得了自己解放的这一天!

刚刚走向解放的人民,初获独立的国家,将以怎样的热情庆祝中华民族的解放,将以怎样的姿态向世界宣告一个泱泱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将以怎样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时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

早在1949年6月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就提出要举行开国庆典,庆典时间确定在1949年的10月1日,并拟定了庆典方案。该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项:

一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该方案经审议之后,于7月底正式确定下来了。对于新中国开国大典这三项内容,筹委会认为,其中的阅兵式决定着另外两项内容怎样举行,因为阅兵式对场地有着特殊要求。这样,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就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了。

当时,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以后,以风卷残云、摧枯拉朽之势向南中国发起了最后的大进攻,解放了国民党政府的都城南京,杭州、南昌、武汉、上海、西安也相继解放。人民解放军的各路野战军,正在南方和西北各省胜利进军,大陆全境的解放指日可待。

在举国欢庆胜利的形势下,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阅兵,这既是中国人民在获得解放以后第一次举行军事盛典,又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取得解放全中国的最后胜利,意义非同寻常。

为此,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庆典筹备委员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任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司令员,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兼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下设开国庆典阅兵指挥所,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任指挥所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的各项筹备工作。

在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筹备这样大型的阅兵,聂荣臻、杨成武、唐延杰与阅兵指挥所的全体工作人员既感到责任重大,又觉得使命光荣。同时,心理上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由于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次阅兵,身经百战的杨成武受命之后,心情非常紧张,他对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这种场面热烈、规模宏大、秩序严谨、要求极高的生疏工作,在组织实施方法上有些拿捏不准。

为圆满完成开国大典阅兵式这一重任,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不仅查阅了许多有关阅兵的资料,还四方求教,走访当时在北平的我军高级领导人。

刘伯承早年留学苏联,知悉莫斯科红场阅兵的情况,成为杨成武请教的第一人。刘伯承先大致回忆了苏联红场阅兵的盛况,然后对杨成武详谈了有关阅兵的具体场面和细节,他还通俗而又概括地说:阅兵无非就是一种展示特定内容的仪礼,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马粪外面光”

一贯富于幽默的刘伯承这一诙谐的比喻,顿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同时也让人深受启发。

告别了刘伯承,杨成武又访问了陈毅。陈毅留学国外,见多识广,但他没有见到过国庆盛典规模的阅兵。不过,一提起阅兵,陈毅马上精神抖擞,充满自信,富于鼓动性地对杨成武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多少大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不就是队列嘛!通过队列,把我们的军威显示出来,让中国老百姓看看,这就是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新中国的军队。

陈毅的一番话,画龙点睛,一语中的,道出了阅兵的主旨所在,对杨成武也是莫大的鼓舞。

随后,杨成武还访问了原国民党东北军的几位老将军,了解他们以往阅兵的做法。当时在中国的苏联军事顾问也为杨成武等人就阅兵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

经过多方求教,虚心学习,杨成武感到心里踏实了许多。毕竟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的头一次,作为组织者,绝不可掉以轻心。他们认真研究,充分论证,以战争年代的阅兵经验为参照,博采中外阅兵的优长,精心制定了《阅兵典礼方案》。该方案规定,这次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程序组织实施。阅兵式在静止状态下举行,全体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按序列在东、西长安街列队,接受阅兵司令员的检阅;分列式在行进状态下实施,各受阅部队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在确定受阅方队顺序,特别是让谁作为第一方队的问题上,阅兵指挥部是颇费了一番脑筋。当时受阅部队总计是1. 6万人,擎军旗打头阵的方队走在万人之首,是受阅部队的“门面”,几十万人民群众的目光必然会首先对准他们。所以,第一方队一定要选准、选好。阅兵指挥部经过反复研究,最后选定了海军方队。150名水兵从个头到五官都经过反复筛选,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经过院校正规训练,军事素质和军人仪表都比一般战士要好,再加上身着崭新的水兵服装,明显区别于其他部队。在当时的条件下让他们打头阵,这也是一种最佳选择。

为此,方案明确规定,受阅部队按海、陆、空三军的序列编组。海军的1个方队由东北海军学校和华东海军舰队各选调1个排编成。陆军各方队由步兵一九九师、独立二零七师六一九团和临时编组的炮兵四师、战车三师、骑兵三师编成。空军的1个混合飞行梯队由华北军区航空处所辖的P—51型歼击机中队、蚊式轰炸小队和PT—19型、L—5型教练机小队编成。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以军兵种为单位,按种类集中,统一编组,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使陆、海、空三军浑然一体,形成强大的阵容。

由于时间紧迫,这个方案拟制出来以后,需要马上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时隔不久,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央领导们专门听取了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汇报的《阅兵典礼方案》以及方案的基本设想、简要经过和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接着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又汇报了《方案》的主要内容: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

《方案》汇报完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这一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作了一些指示,提出了有关要求。毛泽东在发言时特别强调道:“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告诉同志们,一定要搞好,不许搞坏。”

聂荣臻和杨成武等在认真听、认真记、认真领会,最终,这个阅兵方案得以顺利通过。

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中央领导们为了慎重起见,还是没有当即定下来。

举行开国大典这样一个举世关注的重大活动,地点选在何处更为合适呢?这个问题让开国领袖们颇费脑筋:举行开国大典,是在全中国、全世界面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典礼一定要庄严、肃穆,地点一定要通视、开阔,要便于展开庆典活动和阅兵,要有国家领导人检阅的观礼台和体现中华民族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些条件必须都要满足,缺少哪一项都会留有缺憾,都不完美。

根据中央领导对选择典礼地点所提出的要求,阅兵指挥所的成员们又重点围绕确定阅兵地点的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充分论证。

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将两套阅兵地点选择方案向周恩来作了具体汇报。

第一套方案:阅兵地点选在北平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选在北平市郊的西苑机场。

为了使领导们有一个直观印象,指挥所的同志还将这两套方案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对于看惯了作战地图的周恩来而言,这张示意图显得既简单又复杂。周恩来仔细看过地图后,紧锁着眉头,习惯性地将胳膊肘抱在胸前,在办公室里边思索边踱起步来。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他也处在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所以,周恩来也没有马上拍板。

军事指挥决策上有一条重要原则,叫“两利相衡从其重,两弊相权从其轻。”而选择阅兵地点的两个方案比较起来都有其优点,也都有其缺点。周恩来思考着、权衡着:

阅兵地点放在天安门广场,有利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地处北平市中心,届时领袖、军队和群众能够欢聚一堂,开国大典可以搞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天安门城楼就是现成的阅兵台,不必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让全体政协代表到天安门城楼进行检阅。并且,天安门周围街道四通八达,容易集中和疏散。还有一点,天安门是一座古迹,浓缩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可以代表中国的形象。但是,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众多,当日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4个小时之久,当时长安街的空间还不够宽阔,周围的建筑虽然不高,但比较杂乱,只能横排通过步兵十二路纵队、骑兵三路纵队和装甲车二路纵队。

而西苑机场与天安门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它有宽阔的机场跑道,没有阻碍交通的后顾之忧。而且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已经取得过成功的经验,那是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时,华北军区曾在此组织举行过由一万余人观看的阅兵式和盛大的欢迎仪式。当然,西苑机场同样也有缺陷,首先是那里没有检阅台,临时搭建应付一些小的场面还可以,而举行数十万人参加的开国大典就不行了,如果要搭建天安门城楼那样气势雄壮的检阅台,所需工程之大、投资钱财之多,在当时是很难办到的。其次,西苑机场距市区有很长一段距离,数十万群众要参加开国庆典,往返都不方便。假如没有相当规模的群众参加,开国大典应有的气氛就出不来,会影响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再次,机场跑道虽大,但毕竟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进退,对参加阅兵的部队来说,行动起来很不方便。

具体权衡两套方案,论证者明显倾向于第一方案,但还是没有拿出结论性意见。周恩来也是倾向于选在天安门。这座矗立于北平城中央的雄伟壮丽的古代阙楼,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毁于兵火后,清顺治八年(1651年)予以重建,改称天安门。它是旧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从广场整体布局上看,大有“横空出世”的高大、宏伟。从天安门前的广场上放眼眺望,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熠熠生辉,显得无与伦比。实际上,明清两朝,广场上所有的建筑,都是作为这一主体建筑的陪衬物而建造的,这就是为什么看上去天安门城楼气势非凡、雄伟壮阔的奥秘所在。天安门还是明清两代帝王从事重要活动的地方之一,其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金凤颁诏”,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均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另外,每逢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到地坛祭地,以及皇帝出兵亲征等隆重典礼,都要从天安门经过。古时的天安门就已是举行国事的重要之地。

天地换新颜。天安门,这座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建筑,现在已经不再是封建皇权的代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将赋予它全新的意义,将使它从此代表全新的形象和尊严。经过反复思考,周恩来的决心终于在凌晨时分定下。他马上挥毫蘸墨,慎重地写下了自己的意见,并立即向毛泽东等领导人报告: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