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蜗牛”“黄金”的诱惑

处于肛欲期的孩子,除了会把粪便拉到裤子里,他们还对自己的粪便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时常会饶有兴趣地观察和研究自己的排泄物,并用手抓拿它们,这一举动令家长十分头疼。

中天2岁多了,非常可爱。最近妈妈发现中天很喜欢憋大便,有时候甚至憋上半个小时才拉,这让妈妈十分担心,怕孩子出现什么问题。

这天,中天坐在自己的小马桶上开始大便,半天却不见排便,妈妈看着孩子小脸憋得通红,有些担心,怕孩子憋坏了,一再催促中天快点。好不容易中天才排了便便,妈妈忙过来帮助中天擦屁股,并带中天回屋,但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马桶。

“中天,你在干吗?这多脏啊,赶紧回屋。”可不管妈妈怎么喊他、拉他都无济于事。中天蹲在自己的马桶边,看着里面的便便,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拉了一个蜗牛!”中天当时的表情俨然就是在搞研究。

“你这孩子,太不像话了。这多脏啊,快走!”妈妈不高兴地大声喊着。

“不嘛,我要看。”中天伸着脖子,指着马桶中的粪便,“妈妈,看,月亮。”

妈妈此时气得说不出话,强硬地拉着中天就往屋里走。

可不知为什么中天突然哭了,爸爸赶忙过来问究竟。“儿子这是怎么了啊?”

“我拉了蜗牛和月亮,”中天一边抹泪一边说,“妈妈不让看。”

“问,问,你就知道问!”这下可好,妈妈把气全撒在爸爸身上了,“想知道你儿子干吗呢,告诉你,他在研究大便!”

“哈哈!”爸爸不知为什么竟然给逗乐了,“我儿子还有这个天赋呢!”

“有其父必有其子,”爸爸的话也把妈妈逗乐了,“你们爷俩都这么脏。”

“小孩子嘛,对什么都好奇。”爸爸一边给中天擦着眼泪一边说,“他也是无意识的,你就别这么上纲上线了。”说完带着儿子进屋玩去了。

“你说得没错,可是这孩子也太无聊了,怎么想起研究大便了,多脏啊!”妈妈无奈地叹了口气。

其实,对自己大便的迷恋也是处于肛欲期孩子的一种表现特征。由于孩子天生就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因此,他们喜欢研究自己的排泄物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由于幼儿对粪便还没有“肮脏”的概念,甚至有些孩子在解便后,为了更好地“研究”,还会用手去抓弄大便或小便。

邻居家的小萌已经3岁了,虽然平时有些淘气,但非常聪明可爱。由于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因此,刚过3岁的小萌就被送到幼儿园过住宿生活了。

没想到这天老师给妈妈打来电话,让妈妈到幼儿园去一趟,有事情要和妈妈商量。

妈妈来到幼儿园,同老师寒暄了几句,便引入正题。“最近这几天,不知为什么,小萌似乎新添了一个不太好的毛病。”

“什么毛病?”妈妈心理开始有些紧张。

“一般幼儿园早上,都会让小朋友起床后上厕所排便,养成孩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老师说,“但最近,小萌几乎每天早上要在小马桶坐很长时间,有时看着他小脸憋得通红,却不排便,直到小朋友们都排完了,他才似乎无奈地排便。”

“哦。”小萌的妈妈觉得老师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找她,耐心地等着老师续说下文。

“我们做老师的也一直在督促他,但并没有特别在意。”老师继续说,“直到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才引起我们对小萌的关注。”

“昨天早上醒来,小萌和大家一起上厕所,老师逐一帮助孩子们清理,谁也没想到,这时候小萌竟然一把抓起自己的大便在手上玩弄。”老师说着不免有些难受,“当时我们几个老师都感觉非常恶心,不知如何是好,我赶紧把小萌带到洗漱间,帮她洗手,最后还觉得不干净,干脆给他换了衣服洗了澡。”

这时,小萌妈妈明白了老师找家长的真正原因。

“敢情是这样啊!”小萌的妈妈面带愧色的对老师说,“真是难为您了。”

“没什么,这是我们做老师应尽的义务。今天请您来说这个事情,就是想请家长对孩子进行一下这方面的教育,希望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

小萌妈妈感激地连连点头。

当天,小萌高兴地跟妈妈回了家。妈妈把这件事跟爸爸说了说。爸爸认为孩子可能是大便干燥,所以才会排泄不通畅,至于玩大便,爸爸自己虽没有什么见解,但建议去咨询一下身为医生的奶奶。

于是第二天爸爸妈妈带着小萌来到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别提多高兴了,忙问孩子的近况。

谁知就在这时,小萌嚷着要大便,而当妈妈赶去帮忙的时候,却发现他已将大便解在了裤子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萌竟然伸手抓起裤子里的大便,笑着给大家看,“我摸到了金子!”

这时小萌的妈妈别提多窘迫了,当时就要大声斥责孩子,没想到奶奶及时制止了妈妈。

而此后的一幕更是出乎妈妈的想象。只见奶奶拿出小萌的换洗衣服,笑着走到小萌身边,“来,宝贝,跟奶奶把手洗干净啊。”说着带着小萌走到洗手池,仔细、耐心地把她的小手洗干净,并给他换上干净的衣裤,“好了,去玩吧。”

看着小萌高兴地跟着爷爷出去玩了,妈妈认为奶奶是有意护着孙女,“妈,您看见了,就因为小萌在幼儿园这样,老师才请家长的。您可不能再这样惯着她了。”爸爸也点头称是。

“我这不是惯着她。”奶奶微笑着对小萌的爸爸妈妈说,“其实这个时候,小萌正处在肛欲期,这就是这个时期孩子的一种特性。”

小萌爸爸妈妈听了奶奶的话,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奶奶便把肛欲期的特征、孩子的表现以及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这时爸爸妈妈才明白,小萌最近频繁出现这个奇怪行为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知识呢。

“这样吧,我最近正在休假。你们把小萌放在我这几天。我来帮你们带孩子。”

于是,小萌在奶奶家住了些日子。不知奶奶用了什么招,小萌回到家后,前一阵的行为忽然消失了,即使在幼儿园里也没有再发生过这种事情。

从上述的两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在肛欲期的种种奇怪习惯很可能让大人难以忍受。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处于肛欲期的孩子几天忍着不大便,很可能是生了病,于是兴师动众地去医院医治,时时刻刻督促孩子排便,从而造成孩子心理紧张、焦虑,更加抗拒排便,这样都对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不利。

父母需要耐心和宽容

孩子在肛欲期间,父母发现孩子忍大便甚至几天都不大便时,不要盲目着急或催促孩子,要耐心等待和帮助孩子。

有些家长在孩子憋忍大便一段时间后,以为孩子生了病或者是由于大便干燥造成的,于是给孩子盲目地使用开塞露等药物,让孩子排便,结果不仅孩子受罪,更造成孩子心理的抗拒,而更加隐忍大便。其实这时候孩子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宽容,家长应跟孩子主动交流,改变对孩子忍大便的处理方式,不再刻意催促孩子解便,以此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和焦虑。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对孩子逐渐进行调整。如在与孩子玩游戏的适当时间,对孩子扮演的角色说:“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了,你要拉巴巴吗?你可以到卫生间去,坐那里便便吧。”这样孩子在经过一段过渡时间后,自然就会改善憋便的情况,顺利度过肛欲期。

温和制胜,切忌打骂

而对那些故意便在裤子里、对自己的排泄物着迷、观察大便的形状,甚至玩弄自己大便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温和地与孩子交流,并把粘上粪便的脏裤子换掉。千万不要对孩子斥责、打骂。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家长不必打搅孩子,因为这时孩子只是持好奇和研究的心理,在他的意识里并没有肮脏和羞耻的概念;而当孩子好奇地玩弄大小便时,家长更不要以大人的心态看待这一行为,对孩子强烈斥责。俗话说得好,“孩子就是喜欢撒尿和泥”,其实这一行为就是孩子肛欲期的一个阶段的特征,因此,家长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不然染上细菌是会得病的,并协助孩子把手洗干净。如果家长对此事表现出大惊失色,斥责孩子不讲卫生,甚至传递给孩子“肮脏”、“羞耻”等错误的理念,孩子就可能因此形成不良心理,对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