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贫穷增压
穷不是错,但是会造成生活的负担。没有钱支付孩子的学费、无钱赡养老人、维持生活困难等等,都会造成心理压力的加剧,在这种局面下,抑郁症极易发作。
3.溺爱过度
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成为棘手问题。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缺乏独立、不善理解他人、适应力差,面对社会的复杂和生活的冲击,心理无缚鸡之力,等待他们的也许只有抑郁之路。
4.功利思想
急功近利者往往对成功期望很高,拼尽全身之力,渴求成功。成功则罢,若是失败,打击将是双倍而至。现实残酷,不因期望而改变,在经历了如此的过程后,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疾病预防中,如果我们对抑郁症的成因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在战胜它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诱发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当今社会正面临转型和危机,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是必然的。青少年或青年人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中年人作为社会阶级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必然会承受更大更多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疏导,这些压力将成为断送我们幸福的元凶,而通常有一些不必要的历史性心理经验常常也会作为一种习惯,威胁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从而诱发抑郁症。
1.怕失眠心理
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不知道长期失眠怎么办?或是尽力让自己快入睡,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会促使脑细胞的兴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因此要正确看待晚上的失眠问题。
2.梦有害心理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不知道多梦怎么办?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因此要正确看待失眠多梦。
3.期待心理
这是指人们因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常出现早醒的一种情况。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上7点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考试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晚上失眠。
4.自责心理
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不断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小吴两年前从某著名医学院毕业,凭自己的实力进了一家省级医院。在学校,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单位,他也表现得热情能干。但偶然一次,由于医生间协调"脱档",小吴主治的一位病人跳楼而亡,他便认为是自己疏于照顾所致。自从病人出事后,小吴经常会在工作中发呆,常常会自言自语地说,不能忘记这件事,还常有失误出现,这让他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