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积累脂肪而非肌肉(3)

要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历经磨难,甚至无数次失败,但最终还是能够从失败不断走向胜利,这说明成功一定有方法。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员队伍从6万人减至1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组织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地寻找方法,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并最终取得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也同样如此,军队从十几万人锐减至3万人。党在遵义会议后,确定了长征路线,北上抗日、建立革命根据地,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因此,成功的方法是一定存在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将问题暂时放下,但是决不能够放弃,因为在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不要任何借口

不找任何借口,才能成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大多数企业起步晚,底子薄,与西方企业相比基本体重不足、实力相差甚远,管理也仅仅限于协调的基本层次。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生存状况。

找借口危害极大无比,最大害处就是一旦习惯了借口,就很难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企业能力、个人能力的提升往往受阻。企业一旦为某种开拓精神找借口时,这个美好的愿望之门就完全被“借口”封闭了。假设我们的员工养成了随处找借口的习惯,就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全力以赴。

“别找借口”,一个企业的市场能力将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得到提升。“别找借口”,往往使我们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有“破釜沉舟、奋勇一搏”的勇气,士气大振,昂扬的士气往往会所向披靡。我们的国内企业,往往每年在企业文化方面耗费大量的成本,殊不知,“别找借口”才是企业文化的最坚实基础!我有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他发现有些员工做事总喜欢找借口。遇到难事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并且以此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很聪明。可是过不了多久,这样的“聪明人”总会被扫地出门。我这位同学算不上一个精明的人,但做事总是勤勤恳恳,虽然老板分配给他的任务量有时很大,但他一直没有抱怨什么。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老板分配给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他立即像往常一样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犯了一个小错误,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他的心里忐忑不安。

这时老板叫我这位同学到他的办公室去,我的同学以为这次肯定要被老板大骂了。哪知道老板微笑着对他说:“这个任务我曾找了三个员工去做,可是他们都说自己能力不行推脱掉了。其实我知道他们怕自己完成不了这个重要的任务受到我的斥责,只有你没有找任何借口就去做,而且我一直发现你做很多事都从不找借口。年轻人要保持这个好习惯,因为这是一个经理所必需的业务素质之一呀!”

“什么……什么……什么经理呀?”我的同学很迷惑。“我跟董事会已经说了,推荐你当部门的经理,聘任书马上就下来。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哦。”我的同学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现在才知道了那些老找借口的人为什么在公司待不了很长的时间。

不要给员工找借口的机会

许多管理者都会问:“怎么样才能知道员工是真有正当理由,还是在找借口而已?”这个问题认为要想杜绝借口,必须能够区分正当理由和借口。在企业内想要消除借口,需要对问题重新定义,需要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寻找方法,从事战斗。

认识到借口是一种真正的问题是开始战斗的第一步,然后就要采取方法来杜绝借口。要想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取得胜利,必须保证使自己的价值观对于企业的行动产生指导性的影响,比自己的眼力和任务观更有影响。尤其重要的是,价值观必须不是借口。

一、诊断

企业组织和过程内容不可能制造借口,只有企业中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组织和过程有内在的弱点,可以助长借口的生成。所以,审视企业组织结构和过程,并不是在寻找借口本身,而是在寻找借口得以发生的条件。企业不要借口,必须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将企业变为一个非凡的组织。同时,对于任何难以捉摸和主观的事情来说精确诊断的关键在于从尽量多的角度看问题。

二、集成

消除企业内的借口是首要任务。这个过程始于管理,终于管理。如果干涉方法需要培训,安排或者替换某些人员,就必须要那样做。企业必须把这些集成一个统一的系统。集成统一系统是集成步骤的重点,能够将消除借口这一目标融入整个系统的企业将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而努力,并且远远超过那些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公司,任何内部协调的竞争者都必然能胜出。

三、执行

这个阶段包括五个步骤,让企业员工最终不再寻找借口:

1、动机:在今天,工作场所中激励员工意味着通过帮助他们认清,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样的变化是有价值的,来使他们改变。

2、责任建立和关键执行要素:要理解定义几个要素对公司的重要性,尚未完成的工作是将相同的概念传播给每一个员工。最终目标是每位员工都能有几个要素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员工行为将会有显著改观,这是首要的责任的目标。

3、基准:就是建立一种方法,能够测量企业中员工要采取行动的进展。想要知道某些可以测量的因素是否已经取得,必须定期测量这些因素。否则,会留下太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会为冲突、责任、责备和其他一些与借口有关的行为提供滋长的温床。

4、指导:管理者要通过实际帮助来解决员工工作当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说教上。应该作为员工的良师益友,通过影响来指导员工应该怎么做,应该怎样实现企业的结果。

5、认识:企业不要借口,要在成效中来检验,同时,这种检验的主要力量是员工,目标的达成也要靠员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给赋予员工这个权力。

对于结果,就不是要,而是一定要。只要执行就要有结果,行动中不能给自己借口,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不要给员工找借口的机会,要通过诊断、集成、执行等措施来实现。

汪中求感言:

大智之人给结果,小聪明者找借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