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与法国相比,可谓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不难看出,法国的青少年们更愿意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愿选择未来的“公元2300年”。中国青少年则恰恰相反,他们很少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而更愿意活在过去的时代或是遥远的未来。
美国的报纸上曾经刊载过这样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太大了。太大的变化,太多的犯罪,太多的暴力与刺激。你全力以赴,却总是落在人后。不断地遭受压力,想要跟上别人……然而,到头来,你将迷失方向,科学上的发现及发明不断地推陈出新,令你惊愕不已,不知所措。政治界的变化如此之大,你虽然努力要记住谁上台了和谁下台了,却徒劳无功。一切事情都随时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人类再也无法承受更多的压力了。”
这看起来似乎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悲观描述,事实上,这篇文章刊载于1833年6月16日的《大西洋日报》,而1857年11月13日的《波士顿环球报》头条标题则是《能源危机如火如荼》。当时的美国尚未进入工业时代,主要燃料是鲸油,其中一个最大的用途就是照明。由于需求的不断上升和鲸鱼的日渐减少,当时的一些悲观人士认为他们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甚至认为“全世界将陷入黑暗”。而就在两年后,也就是1859年,一个名叫德雷克的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太多的人过于强调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黑暗面,如果仅仅听到他们的抱怨,你会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糟,人类越来越没有希望了。现在不少人对我们的时代也有着许多不满和抱怨,他们中有的人向往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自由;有的人向往大唐盛世时称雄世界的荣光;有的人向往建国之初时廉洁公平的社会,还有的人将期望放在未来,认为绝对的完美将出现在未来的某个时代。
目前似乎是一个令人苦恼的时代,我们之中的许多人都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以前那种“美好的古老时光”中。那时住房由国家分配、医疗由国家负担,那时的人们正直高尚、那时的生活俭朴充实、那时的空气清新宜人,那时没有贫富差距,人们虽然都不富裕,但物价也十分低廉。他们的生活简单而舒适,他们的精神昂扬进取……更多的人则在等待机会,对未来抱着热烈的希望,认为他们的光明前途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每一代人中都有一些人在哀叹他们活在历史上最困难的时代,这些人只想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黑暗的沙中,而不去看远处晴朗的天空。他们把问题归咎于前辈或政府,抱怨前辈没有留下丰厚的遗产供自己享受,抱怨政府没有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福利保障,他们只想抱怨这个残酷的世界,却不愿意卷起袖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人宣称我们的时代是历来最坏的时代,另一类人却认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当我们回望历史,可以看到人类经历的种种磨难,而即使是在战火肆虐、瘟疫横行的最不幸的年代里,也不乏奋起拼搏、百折不挠以求改变命运的人。人类的所有发明、所有科学和全部历史都证明了后一种人的正确,而且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永远的正确。
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整组报道每个页码上都标有汉字书法的四个大字:“中国世纪”。《时代周刊》通过驻北京、曼谷、巴黎乃至非洲多个国家共12名记者的联合采访报道,描述了“中国世纪”即将到来的画面。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生存的秘诀是:抓住现在,不要沉湎于过去。在人类所生活的任何时代里,人们都得时时为了生存而进行艰苦的奋斗,而人类社会的一切繁荣和进步,都是以时间、精力、汗水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如果你只是坐在家里抱怨自己的时代有多么糟糕,而不愿站起来去寻找一份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那么你将无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即使你幸运地获得了足以使你一生不必为生活担忧的金钱,你的人生结局也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美好的时代”就是现在,因为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是我们在历史上唯一能够生存的时代。属于我们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