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教练案例(3)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董事长总结到他启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招商会议。以前他一直很想做这个会议,但是因为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不到位,资源不足,自信心不够,一直没有进行。2004年全国汽配博览会在长春召开的时候,他借助这个博览会做了一次招商会议,邀请到了全国两百多个厂家近七百人参加他的客户答谢会。通过这次招商会,现场签的合同就超过了500万,一下子超过了他所定的目标。这个会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整合了同学的力量,又借助了资源,邀请了一位政府官员现场为他发表祝酒词。同时又很好地借助了全国汽配博览会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妙运用,让他大获成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体验到了目标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的教练过程,当事人自述,整个教练过程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确定了未来的目标。在当事人接受教练的过程中,确定了未来三年、五年的目标,这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第二,充分建立了自信。因为有这个自信,他充分地整合资源,也敢于去想、去做以前不曾想过的事情。

该当事人把在教练过程中所学到的、所领悟到的成功进行了基因复制,他运用此原理继续辅导自己的员工,大刀阔斧地往前走,后来成为了当地第一家直接投资100万建设管理中心的汽配企业,第一家在全国汽配行业实行加盟连锁的公司,第一家吸引当地百余家非汽配企业参观、研讨、学习的汽配公司。该公司的事迹先后被长春日报、吉林内参、企业文化报等大型媒体报道宣传,董事长更光荣地成为省政府软环境办公室特邀监督员。

案例三:应用教练技术,成功化解裁员风波——南京一家大型健身中心的裁员教练案例例一:

陈坚,我的一位学员,由于学习了教练技术颇有收获,而且在自己所任职的企业中不断应用,很有些成功心得。下面是他担任南京某健身公司部门经理时运用教练技术成功化解裁员风波的两个案例:

事件:该公司在运作一段时间之后要进行大规模裁员,一大部分员工面临被辞退。被辞退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而且没有人愿意处理这件事,怕得罪人,不好去沟通。作为一名受过专业教练训练的职业经理人,平时就有应用教练技术处理工作及生活上的成功经历,所以,他主动请命,承担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以下是他的发问:

“今天对你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我希望对你的未来能有所帮助。”

“单位决定不再用你,你对此有何想法?”

“通过你在这家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你都学到了什么?”

“对你的未来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呢?”

“今天的这个事情对你今后的工作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对今后你在其他单位工作有什么帮助?”

“今后你打算在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

这样的谈话没有让员工感到自己很失败,而是从这次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没有单纯地只是看到消极,反而因为把握了当下,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努力方向。原来预料员工会大吵大闹的现象没有出现,员工带着感恩的心离开了公司,带着一份信心走出了单位。这样一种沟通的方式不但给他们带来了信心,也给这位运用教练技术成功化解风波的职业经理人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例二:

有一次我的同事因为顶撞领导,要被开罚单。当天我是总值班,开了罚单让行政部给他时,他拒绝签字,并气冲冲找到我说:“凭什么开我罚单?要开的话让我的领导给我开!”要是以前,我一定会很生气地跟他辩理:“我凭什么不能给你开罚单?你顶撞领导还有理啊?”

这次我就不是这样,我说:

“你想要怎样?”

“我要我的领导自己给我开罚单。”

“什么原因?”我问他。

“他自己上班喝酒,我看他怎么说。”原来如此。

“你想给老总什么印象?”我问他,他不说话了,在思考。

“我咽不下这口气。”他说。

我问他:“你真的觉得出这口气很重要吗?比你的这份工作还重要吗?”

本来可能是一场争吵,双方还可能结下怨恨,现在帮他区分清晰了真正想要的,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关系更融洽了。

案例四:对父母官的一次成功教练

案例背景:当事人是华东地区的一位市长,经我的一位客户介绍,想邀请我作他的私人教练。自述压力大,工作紧张繁忙,无论大事小事,事必躬亲。在刚开始沟通不到15分钟就接了4个电话。其中一个电话,市长介绍说是当地市民投诉当地客运质量——他将市长公开电话转到了手机上而且自己亲自接听并处理。

教练过程简介:

① 由于当事人面露疲惫之色,在正式沟通前已经接了四五个电话,政务缠身,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经过询问,答复说数年来一直如此,没有周六周日,晚间回家都是十一二点钟。

② 了解当事人的目的,以及通过教练想达到什么目标。

③ 清楚了解当事人的目标(B点)以及现状(A点)之后,我做了如下步骤:

第一,用深呼吸法及潜意识沟通法让他放松,共计15分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