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李焜耀的良知大音希声(2)

我尤其欣赏李焜耀的这个观点:不托出事件完整的面貌来系统探讨一种运营模式的利弊得失,是对社会的一种不公正。这是真正的良知。在一个平的世界和一个围墙的世界中,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当我们还继续把企业作为私器,只关注压缩成本和绩效时,一个日益深化的企业公民时代却已经悄然来临。这时,公司不再仅仅是少数人赚钱的工具,而是以一个"社会公器"的面貌出现。企业所以成为一个公器,不仅仅是因为客户、股东、要素投入和运营过程已经深深地全球化了,而且还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更是植入公司竞争力中的不可或缺的基因。你的企业方式,直接决定了市场和社会对你的接受程度。

维克多·雨果说:"你可以抵抗敌人军队的入侵,但你没有办法抗拒顺应时代需求而产生的观念。"李焜耀经历涅槃由《苍狼终将消失》上升到《价值创造》。李焜耀似乎找到了那个无敌的观念,对自己原本不熟悉的一系列传统管理逻辑也丢掉了幻想。李焜耀丢掉的还有正在统摄着中国企业家的弱者思维。

当然,李焜耀的反思也还缺少点东西。当今世界消费类电子的竞争格局已经改变,取胜的关键不是国家或者公司有多强大,而是公司中是否具有扭转乾坤的业务和技术专家。一个创意、一个设计、一个新功能、一个新业务思维,可以改变世界的竞争格局。关键是,企业领导人要有稻盛和夫与史蒂夫·乔布斯那种沉醉于新产品研发中的痴迷,终将获得开发"智慧之井"的全然敏锐。公司领头人有着全然的敏锐,才能在一个组织中培植千千万万个专家产生的土壤和气候。

中国公司是少年公司,有着蓬勃的激情和创造力。西方百年老店,一大堆的规程和习惯,需要新鲜血液去激活并创造。这也正是欧美大公司向中国、印度等出售公司的一个小算计。可是,当我们不能带来新创造的时候,这样的融合也就失去了价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