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债使会计做账“无米下锅”

某企业2004年实际收入是1700多万,但是由于企业涉及多笔三角债,账上能确认的收入和支出只有470万,票据也就不能及时取得,做账方面困难重重。

年终管理层向股东们汇报的时候,只能在提供给税务部门的报表后面附一张内部的报表,因为有这么多收入和支出不能确认。账上如果确认了,税务部门会要求出示合法票据,每一分钱都要说清楚,但是拿470万的收支向股东又交代不过去。

所以只好做另一套补充报表给股东看,但这样的做法绝非长久之计。

三角债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不是什么新鲜事,所有企业都有可能会遇到三角债。这个问题的产生不仅与企业有关,也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与社会的诚信度有关系。人们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了解还很不到位,觉得有些时候拖欠点款项无所谓,结果是大家你欠我的,我欠他的,形成风气,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经济的健康运转。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三角债出现的重要原因。

三角债对财务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收入不能及时确认。

企业把产品卖出去以后,对方不及时付款,从而无法开立票据,形成有了收入也不能开票的状况。这就导致收入无法及时确认,财务上的收入确认和实际业务相脱节。

第二,支出不能及时取得票据。

这是反过来讲上面的问题,例如,在三角债严重的情况下,企业之间赊销产品的时候,需求方不付钱,供给方也不开票,因为开票就意味着要交税,所以支出的时候票据不能及时取得。

第三个方面,收入不能及时确认、支出不能及时确认。

账目建起来以后,该做收入的项目不做收入,该做支出的项目不做支出,业务实际上发生了,但是账上没有反映,导致了财务和业务严重脱节、核算根本不真实的状况。

第四个问题更严重,三角债积久以后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企业的资金循环链断裂。

我们知道,企业的资金就相当于人的血液。没有了资金,没有了资金流,就像人没有血液一样,循环不了,企业就不能生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没有利润可能不会倒闭,企业没有现金流则一定倒闭,因为它形成不了循环了。

三角债拖到一定程度,就能把企业拖垮、拖死。爱多的案例当中,因为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供应商起诉以后,它的资金链马上断了。它必须偿还债务,还不了就得倒闭,由此可见现金流的重要性。三角债影响的恰恰就是现金流,该循环的不能循环,该支出的不能支出,企业就成了一潭死水了。

第一,要选择信誉度高的企业合作,这是老板要注意的。

信誉度对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信誉度高的企业进行合作是财务稳健的必然要求,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要尽可能避免与之打交道。

否则就有可能形成三角债,产品卖出去了,货款没有收回来,不但不能盈利,连本金都有可能赔进去。

第二,在合同签订的时候,要将尽快收回资金作为合同的一个前提和原则,注意避免三角债。

不能说为了达成交易,什么条件都答应。

第三,协调财务政策和销售政策之间的矛盾。

财务部的运作原则是要求稳健,资金越稳越好,支出的越少越好,收回的越多越好。销售部不一样,销售部是业务做得越大越好,倾向于先把业务做出来,遵循激进的原则。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在解决三角债问题时,要协调好这两个部门的关系。

第四,加强清债力度。

资金的应付款要派专人进行管理,核算的时候派专人进行核算,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八)财务人员的消化

账前消化要求财务人员数量与素质必须与企业的发展要求相匹配。

有位老板经常抱怨自己的财务人员拿不出像样的数据和报告,后经了解发现,他经营的是一家生产型企业,年产值3000多万元,财务人员却只有两名,一名会计,一名出纳,其财务管理上的人员配置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作为年产值3000多万的生产型企业,除了会计和出纳,最起码还应该配备一个成本核算人员,否则与成本相关的财务数据怎么能及时准确地算出呢?

还有些企业是财务人员数量并不少,但是由于人员素质上不去,也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有一家企业,年产值在500万元左右,财务部配置了一名出纳和一名会计。

按理说,这样的人员配置基本合理。但是由于这位会计年龄比较大,不会使用财务电算化软件,完全用手工做账,致使库存商品明细账核算不及时,企业成本核算数据到月底拿不出来,影响了老板的经营决策。

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财务人员队伍进行更新和升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框架优化升级的需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