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时候也很小,小到没有一个孩子的容身之地。
当天夜里,代王刘恒坐上了龙椅。是为汉文帝。
文帝在位23年卒,其后的景帝在位16年。在这39年中,国家安定,政治昌明,民生富庶,经济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天下百姓们仰望了六百年的太平盛世,终于呱呱落地了。
有多少人会看见它身上缠绕的那条带血的脐带?
太史公在《史记·平准书》中,曾经以生动的笔墨描述了"文景之治"所带来的汉初社会的盛况: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
这是怎样繁荣的一幅太平景象啊!
百姓丰衣足食,无论城乡,仓廪都装满了粮食,国库充实而有盈余。中央金库里的钱不知有多少万,以至穿钱的绳子都朽断了,铜钱散乱得无法统计。国家储备粮一年一年地反复堆积,以至于仓库都放不下,只好露天存放而腐烂了。百姓家家有马,乡村牛马成群。所以人人自爱,很少犯法,都以仁义为先而不屑去干耻辱的勾当。
"文景之治"所积累下的雄厚的国家资本,终于孕育出汉武帝这个辉煌的大时代。
数十年后,当汉武帝刘彻登上长安城头,看见自己的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是否会回望历史?
他是否还会依稀望见,汉帝国初生时的那轮朝阳--
曾经鲜红如血?
第三章 一个书生的乌托邦
--王莽篡汉始末
一 有一种恶不可或缺
汉朝成帝年间,若问这汉朝是谁家的天下,恐怕人人嘴上都会说是刘氏的,可心里都会窃笑不止。要是问皇帝刘骜本人,他很可能会是一脸委屈而无奈的神情,然后明白地告诉你:这天下不是我的,是母后王氏的。
皇太后王政君有兄弟八人,长兄王凤任大司马兼大将军,专权揽政。其次为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其中除王曼早死外,其他人皆身居要职,显赫无比。最让时人艳羡不已的,是谭、商、立、根、逢时等五兄弟竟然在同一日册封为侯。世人称之为"一日五侯"。
成帝一朝,王氏一门可谓权倾天下,富可敌国。朝野上下无不纷纷趋附。从年初到岁暮,长安城的百姓们时常可以看见,王氏兄弟的府邸上总是门庭若市、宾客满堂。来访者的车舆上满载着各种金银珠玉和奇珍异宝,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来。
其时的汉帝国,上至尚书、九卿,下至州牧、郡守,无不出自王氏门下。逢迎谄媚者,便可加官晋爵、青云直上;违逆不平的,或遭排挤、或被诛杀。就连皇帝刘骜偶尔想任命一两个官员,似乎也是难上加难。
刘骜听说光禄大夫刘向的儿子刘歆颇有才华,就想任他为中常侍,得以出入禁中。于是皇帝命人拿来了中常侍的官服。就在刘歆准备下拜受命的时候,皇帝左右的人忽然说:"此事还没知会大将军。"
刘骜一笑:"此等小事,何必关照大将军呢!"
左右一听,全都拜伏在地,叩首诤谏。刘骜无奈,只好让人去通知王凤。
结局出乎刘歆的意料,更出乎皇帝刘骜的意料。
王凤居然不同意。
面对那一袭崭新的官服,刘歆无言。皇帝刘骜也无言。
朝廷的乌纱帽可以在"王氏专卖店"里批量经销,可贵为天子的刘骜却连"零售"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堂堂皇帝给喜欢的人封官的权力都没有,可跟自己喜欢的弟弟在一起多待两天总可以吧?
不一定。这也要看大将军王凤的意思。
成帝刘骜身体多病,且无子嗣。所以当定陶王刘康来朝见看望他时,刘骜很高兴,就想留他长住,早晚陪侍。刘骜对定陶王说:"我没有儿子,可人命无常,终有一死,一旦有何意外,我们便不复相见,你不如长留在我身边陪伴我吧。"言下颇有传位的意味。
这一来王凤可不自在了。本来看到皇帝给定陶王的赏赐比平时给诸王的多了十倍以上,他就颇为不满了,如今居然还让他长驻京师,这不是养虎为患吗!?更何况这定陶王可不是一般角色,当年先帝曾一度想废刘骜而立他为太子。万一皇帝真有个三长两短,这龙椅让他刘康给坐了,那还有他们王氏的立足之地吗!?
于是王凤决定下逐客令。
碰巧那几天又出现了日食。王凤便趁机胁迫皇帝说:"之所以发生日食这种天像,是因为阴气过盛的缘故。皇上虽和定陶王关系亲密,但是依礼他应当驻守在自己的藩国。如今他却久留不归,如此违背正道,事属非常,因此上天就垂示警戒,应该把共王遣送回定陶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