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近代史上,有一位老人是无法绕开的,他书画文章俱佳,尽管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不断攀升,刷新一个又一个记录,但其作品的艺术性和对中国当代书画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位横越两个世纪的书画大师,即使在晚年,仍以饱满的激情作画立说,时而有惊人之语,让人对其艺术的生命力敬仰有加。
8月中旬,北京仍是很热,稍有丝丝微风,但午后的阳光仍很灼热,吴老居住的小区因有些树荫,似有凉意。一想到能见到这位当代大师,我的心有些激动,作为记者,是应该保持客观心态的,但因为吴老的书画作品对世人乃至世界的影响,实在让人无法安静下来。
不想,凉意刚刚袭来,便有一场小雨,我没想到,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比约定时间晚了半小时,心里极是懊恼。当我敲开吴老的家门,见到这位艺术巨匠时,才发现他真是一位太平凡的老人,他的亲切、随和,让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吴老的时间应该不属于凡人的,我早就听说吴老先生惜时如金,见面后感到十分内疚,进屋后赶紧道歉。不曾料想,老先生和善地摆摆手,连说:“没关系,没关系。”并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招呼我喝水。
这些细节让我感到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平实。
曾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伟大的人,都是很平凡的。我注意到,年逾八旬的吴老精神矍铄,手脚利落,表情很丰富,一种艺术气场,让我能感到这种感应。我知道,这似乎有些玄虚,但心里真是有一种特别的感受。他的动作跟他的年龄真是大不相称,敏捷自如,而且声音也很清晰。
先让自己定下神,静下心,才发现吴老的家和自己原先的想象差距很大,狭小的客厅显得有些拥挤,地上放着一台旧电扇,居室里没有那种现代装修的气息,跟现在许多前卫家庭的装修根本没法比。我这时突然想起过去读过的一些吴老的文章,说是以前外出写生,经常是一壶水、两个馒头打发一天的故事。谁能想到,价值连城的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我就此问吴老时,他笑了笑说道:“创作到了佳境,也便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就不在乎其他了。”
当然,吴老说,我也只是听,伟大艺术家的心境,岂是常人能理解的!我也就是从我个人主观的角度仰视这位老人吧。人们不会忘记,这位久负盛名的大艺术家曾经多次将自己价值连城的画作捐献给国家,仅在去年,他就一次性捐出了近年来创作的油画、国画力作10幅。这种在金钱财富上的超脱,这种简朴、不思享受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作为大艺术家的吴老的高尚的人格和价值观念。
当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以此为题,我就这个问题深入想了想,曾写过一篇题为《一个硬币的两面》的文章,介绍了李政道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就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所进行的探索。
想起这件事,这次见到吴老,我便再次提及,曾经学过电机专业的吴老认为,分析中国的绘画最需要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绘画中处处有科学,绘画其实就是分割和利用平面的科学。我国传统艺术处理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对称手法。但对称中却隐藏着错觉,对称并非绝对对称才能体现美。绘画中运用的几何对称手法,增加了艺术的魅力,这是将科学中对称含不对称联系到艺术中的共性原理。
吴老长期探索用点、线、面、黑、白、灰及红、黄、绿有限数种元素来构成千变万化的画面,拓展画幅,力求在点、线的疏密组合中体现空间的效应。这正印证了物理学中复杂性对简单性的新课题。
其实,自然界中许多极复杂的现象却是由最简单的因素构成的,这也正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