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父亲孙明经(1911-1992)为我国的电影教育家。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我们再次精心整理了父亲遗留下的手迹。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小笔记簿,那是父亲拍摄电影时装在口袋里的随身笔记。这本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记簿,记录了他拍摄电影《自贡井盐》《峨眉山》时期的日程及拍摄活动,以及为筹备电影《川江一瞥》《西南彝族》等的资料。这个仅有74张纸、150页的小本内也记录了孙明经1942年去贵州考察农田水利的路线、联系工作的相关人士、1943年5月去云南拍摄7部工业电影时所遇到的有关人士之人名录。
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下:日寇侵华,1937年11月,父母随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沿长江逆江而上,进行西迁。1938年1月抵渝。原来的目的地是成都华西坝,但理学院仪器设备过重,船不能拉,后就单独滞留重庆,在曾家岩求精中学校园内迅速搭建起的简易办公楼恢复了工作。金大理学院电影教育部就在该楼三层,尘土尚未拍净,电影部即开始筹备在新的大西南环境中的拍摄任务。通过各方联系,开始了拍摄行动。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最发达的地区那时已被日寇侵占。沪宁地区一百多家工厂内迁。为支持前方抗战和西迁人口的生活,这些地区工厂生产恢复情况、生产资料来源、技术力量、销售渠道等都需要弄个明白。为此,孙明经担任了考察和拍摄自贡盐井、峨山森林、乐山工业、重庆厂矿、贵州水利等任务。每次考察前他都要做详细的功课,借阅一切可以借到的资料,做摘录、访专家等。在随身笔记簿中记录下他认为最重要的资料、数据、参考书目、拍摄线索、沿途所遇到的人和事、每日温度和拍摄地点,乃至一些诗句和民谣。尽管孙明经作为理学院教师只能侧重自然科学教育,但我们透过《手记》仍可看到一个电影人的热情、执着和人文关怀。
《手记》上半卷为自贡,下半卷为峨眉、乐山、重庆、贵阳等。由编者以笔记为纲,同时根据父亲生前的相关谈话为要旨。为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再现孙明经当年的人生足迹,尽可能按原文字、图片的写作年代、拍摄时间为编号顺序,并配以电影底片及说明,进行系统的综合和整理。
读者从中可了解一部15分钟的教育、纪实电影拍摄过程之艰辛和一位年轻的科学教育电影家所做的功课。他的参考资料包括英美、日本、加拿大等国文献,也包括自明朝以来盐业方面的有关专著,将不足27岁的摄影师的心态与工作方式展现给读者。孙明经有每晚做笔记的习惯。笔记的内容扩展为给妻子的信和为电影说明起草的提纲,可惜由于战乱未能保存下来。我们读到的将是非常简略的笔记,有时是简单的一段,有时只有寥寥的几个字。仅能从中推测其中原委。所幸的是孙明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相关的图片,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下半卷为峨眉、乐山、重庆等。其中有孙明经所摄峨眉迷人的风光和珍贵的文物。例如:四面千手观音铜像、山顶铜塔、华严塔中间的四力士珍宝段,孙宿峨眉与方丈的谈话及合影如今已成了孤本图片和考古文物。一些峨山的寺庙和大佛右手等原样已不可寻,孙明经均有生动纪录。至于贵阳,只留下十几张图片,由于都是抗日时期的主题,又记在同一小本中,我们决定一同编入。
说明:日期后的星期为笔者所加,以便于我们了解孙明经休假的方式和所参加的活动。手记中每日温度孙用华氏,编者补上摄氏,便于比较。原工业成分孙均用化学分子式纪录,编者加上汉字,这样更加明了一些。树木名称所用的拉丁文,一律保留。此外,原日期标注方法不同:有时用汉字“五月七日”,有时用数字“5.7”表示。
小本从1938年起用,其时正值我国抗日战争激烈时期。这个小如巴掌大的本子容量十分有限,却让我们看到了孙明经工作的足迹和心态。由于这几次拍摄的信件和报道均毁于战火,有的电影尚未找到,这些点滴的文字就变得十分珍贵。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孙明经其人,本书开篇加入了由珍贵历史图片组成的孙明经图片传略。我们双手把父亲的这一小本手记奉献给读者,希望大家喜欢。
孙建秋 孙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