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妈妈,请放下您的棍棒(5)

对逆反期的孩子不能只用拳头说话,要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孩子心里认识到错误,才愿意改正错误。也可以把事情的利害讲清楚,让孩子自己做判断,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足孩子面子,效果更好。

家长思考题

(1)您相信孩子的承诺吗?

(2)您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吗?

狠心的爸爸

孩子心声6

在学校,我是听话的好学生;在家,我是乖巧的好孩子。虽然我已经上高中了,可我做什么事都得看爸爸的脸色,如果爸爸不高兴,我是不敢做的。

从读小学到现在,爸爸妈妈的工作都很忙,照顾我的时间不多。小学二年级我就自己上学了,别的同学都有家长接送,我没有。爸爸从来没带我出去玩过,对我的管教是很严厉的,不允许我犯错误,稍有错误,爸爸都要打我,对我从来不宽容。

记得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玩得很开心,大家就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回到家已经天黑了。我高高兴兴地回到家,爸爸对我一顿拳打脚踢,然后又是劈头盖脸地痛骂,我的身体痛,我的心更痛,有地狱般的感受。

那天晚上,我在自己的房间哭得昏天黑地,妈妈怎么叫,我也不开门,我想到了自杀,感觉活够了,死了是解脱。我一整夜没睡,第二天就发高烧,没去上学。

从那次以后,我胆子比以前小了,做什么事都很谨慎,什么事也不敢自己做主,受了同学欺负也不敢反抗。我再也不敢跟同学一起去玩了。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开始不愿意交朋友,也不想跟父母说话。

放学我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上网或者看电视,从不出去惹是生非,认识爸爸妈妈的人都说我是好孩子。

中考,我没考上重点高中,爸爸的拳头又落到了我的身上,他要我留级,第二年继续考。我成了留级生,被同学瞧不起,我感觉自己明年还考不上,因为我的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注意力很难集中。

妈妈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时,医生对我的诊断是轻微抑郁症。

专家点评

爸爸的性格太暴躁了,对孩子采取极端粗暴的方式,改变了孩子的本性,使孩子丧失了安全感。

因为孩子回家晚了,爸爸就把孩子暴打一顿,简直不可理喻,我想他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借机发泄到孩子身上。爸爸没意识到孩子是有尊严的人,是与他平等的人;也没想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爸爸只想孩子是他的,可以随便怎样。

孩子受伤的心伴随年龄在增长,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这样的结局,爸爸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会有反省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的心结,需要爸爸来医治,希望爸爸会尽快采取行动,帮助孩子走出苦海。

每个爸爸都是爱孩子的,爱孩子为什么要伤害孩子呢?教育孩子不只有拳头,还有许多效果更好的方法。

家长思考题

(1)您会因为孩子回家晚了,打孩子吗?

(2)您打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了吗?

离家出走的孩子

孩子心声7

上初中不久,我就成了学校大名鼎鼎的坏学生,你不要以为我学习不好,我是以好动和恶作剧,被大家讨厌的。

我也不是坏孩子,我的特点是闲不住,例如:拉前排女同学的辫子;摸同桌的脑袋;老师讲课的时候玩纸飞机;给老师挑错,让老师下不了台。为此,我经常被找家长,我也因此挨了不少爸爸的拳头,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好动的天性。

因为我的种种行为,初二时大家给我起了绰号叫“小捣蛋”,此后,很多同学干脆省略了我的名字,直接叫我的绰号了。我不在乎他们怎么叫我,还是我行我素。可我的捣蛋行为终于受到了惩罚。

有一天,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玩具店,放学后,我和同学去玩,看到一把新型的玩具枪,我很喜欢,就偷偷地装进了书包,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谁知在出门时被小店的主人逮住,把我当小偷送进了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当天就把我送到了少年管教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