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妈妈,我想自己做一回主(2)

妈妈看着泪如雨下的我,她的眼泪也流下来,妈妈说,实在不想学,就不学吧,妈妈也是为你好。

我终于可以不学钢琴了。

专家点评

特长培养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决定,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孩子是很痛苦的。家长不理解孩子的痛苦,按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学,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爱孩子,不能强迫孩子;爱孩子,就让他自己做决定;爱孩子,就给他快乐,让孩子在广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家长思考题

(1)您会逼孩子培养特长吗?

(2)您知道孩子不喜欢,特长是培养不出来的吗?

妈妈的规矩

孩子心声3

放学后我刚进家门,还没走进自己的房间,妈妈喊:“小青,告诉你几次了,关门不要那么大声。”

我伸了一下舌头,说:“妈妈,我忘了。”

妈妈说:“你根本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我不耐烦地说:“别唠叨了,一件事重复好几遍。”

妈妈说:“你嫌我唠叨,那你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去做,如果你做了,我就不唠叨了,你现在重新关一次门。”

我不愿意地说:“妈妈,你不要这么啰唆嘛!我还要写作业呢。”

妈妈说:“什么叫啰唆?你跟谁说话呢?”

妈妈的脚步声近了,我知道这时候最好向妈妈道歉,可我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妈妈对我的一举一动总是挑三拣四的,我也是人啊,我不想道歉,我很烦。当然,重新关一次门没什么关系,只是我不情愿。

想不到妈妈愤怒地把门重重地打开,严肃地看着我,我只好轻轻地把门关上。妈妈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过了两分钟,我才松了一口气。

妈妈要求我关门窗时,要轻轻地关,可她自己却没有遵守,我大声地说:“妈妈,你自己也没有轻轻地关门。”

妈妈说:“不要强词夺理了,你必须向我道歉!”

“我不,我就不!”我的个性是遇强更强,当敌人顽固时,我会比敌人更顽固。

妈妈就是这样,自己没做到,还要求我做到,她不能以身作则,我为什么一定要做到。

专家点评

妈妈要求孩子做到,而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不服气,也不愿服从。言教不如身教,要想让孩子服从,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家长的希望自然会水到渠成。

一件小事,不是什么大矛盾,可我们从中看出孩子是想追求自我主张,这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

孩子希望自己在父母面前有话语权,因此产生了竞争心理,看到父母失败,孩子就会有自己得胜的快感。

家长思考题

(1)您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做到了吗?

(2)孩子忘了您说的话,您会怎么对孩子说?

妈妈,我长大了

孩子心声4

我今天读初中三年级了,可爸爸妈妈还把我当小孩,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他们认为我什么都不懂,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能行呢!我自己的事从来不让我做主,在家里,我也没有说话的权利。妈妈还不让我自己上街;不让我去同学家;不让我交朋友;不让我去玩;什么事都不信任我,整天在我耳边唠叨,我郁闷死了,不知道找谁说说心里话。

我已经长大了,妈妈怎么看不到呢?我很苦恼。

现在要中考了,可我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复习功课,我想到了心理医生。

我跟妈妈说,我要去看心理医生。妈妈吓一跳,以为我说着玩的,她用了很多办法哄我,想阻止我去看医生。可我不管妈妈怎么说,坚持要去,妈妈只好带我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五十多岁,看起来很慈祥,我一下子就喜欢上她了。我对妈妈说,我想单独跟医生说话,妈妈极不情愿地走了。看着妈妈的背影,我有了解脱感。

面对和蔼可亲的医生,我有点儿茫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医生没有催我,她微笑地看着我,耐心地等待。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鼓励。

我思绪的闸门打开了,一股脑儿地向她倒出了我的苦水,她静静地听着,不断点头,没有打断过我。当我说完了,心里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心理医生开始说话了,她轻声细语的话,像潺潺流淌的清泉,滋润我干涸的心田,我感到舒服极了,好像她是我知心的好朋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