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臻之境实现卓越领导力(1)

 

一个领导者完成了“明明德”、“亲民”后并没有真正完成任务,他最终目的是“止于至善”,达到一种至臻之境,实现最初规划的愿景。“止于至善”是中国古人一直追寻的境界,也是领导者不断为之奋斗的愿景。领导力的至善之境就是带领员工实现梦想,达成愿景。

弗朗西斯·赫是美国女童子军协会的常务董事,她这样总结在童子军的经历: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步建立一个让规划和管理具有相同内涵的规划系统。它是一个让规划和管理具有相同内涵的规划系统,是一个面向335家地方理事会和全国组织的共同系统。我们编写了一篇协会规划理论来调动60万成年志愿者的积极性,以完成我们帮助年轻女孩成长并发挥其最大潜力的使命。如今,我们的人都感到,我们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团结、更有凝聚力。

我只是觉得,我们迫切需要用一个清楚的规划系统来定义角色,以区分志愿者、运营人员和政策规划者。有了这个系统,即使是在最小的童子军小队中有什么需求、趋势或别的东西,都可以顺畅地传达到决策者那里,以便他们对正在发生什么以及需要继续做什么一清二楚。我们有300万会员;我们真正倾听女孩们及其父母们的声音;我们已经设法去帮助处境各异的女孩。我们会说:我们可以向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反过来你也有可以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尊重你的价值观和文化;如果你翻开我们的指南,那么即使你是少数民族,你也会在其中找到认同。这个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美国的每一个女孩都能看到这个计划并了解她自己。

弗朗西斯·赫的成功就在于她对愿景有明确的规划:建立一个迅速响应、兼容并蓄的组织,她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愿景这个中心来进行,向愿景这个目标前进的。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不论是以身作则、激励员工、迎接挑战,还是让员工一起行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已经规划好的愿景。愿景是领导者的一个梦想,号召追随者向这个梦想迈进。领导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完成愿景,带领员工共启梦想。

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一个梦想的热情,对一个愿景的投入。他们注重结果,而实现愿景散发出来的热情和力量会吸引更多的追随者。领导者天生就是创造者、梦想家。他们渴望改变,渴望世界按自己的意愿改变,希冀创造奇迹。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让这个愿景不仅局限在领导者个人的梦想范畴内,而是变成追随者们共同的梦想。领导者需要让大家一起为共同的梦想努力,他需要众人支持,因此领导者要了解其他人的梦想、价值观和愿景,这样才能找到众人梦想的共同之处,用自己的梦想激活他人的梦想,让其他人知道你的愿景和他人的关系,对他们的帮助和益处。领导者是自信的,有信心通过自己的谈话和行动表现自己的梦想,吸引他人的追随。领导者从来不是孤立的,他需要追随者,需要有人无条件配合他、支持他,而愿景就是获得支持的最有力量的能量源。

卓越领导力来自共启愿景的能力,来自趋于至善梦想,只有能够点燃追随者实现愿景火花的领导者才是一位优秀领导者。

领导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并非少数人的内在特质,也不是上帝专门赠予某些人的特殊礼物。只要学习,只要在人际交往中用心体会,按照《大学》“三纲”逐步修炼,相信每个有梦想有能力的管理者最终都会成为卓越领导者。

领导者虽然看似很神圣,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走近他,褪下那层神秘的光环,你会发现领导力的修炼并不难。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赫伯·凯勒尔拥有自己的领导风格:他不拘小节,幽默,在公司中不摆架子,“是个捣蛋鬼、幽默家和拉拉队长”,以及对员工无条件承诺,让他的员工在公司中有一种家庭般的感觉,他为公司建立了一个12,000名忠诚员工的集体。他的独特领导风格赢得了公司员工的高度赞誉,一位管理者这样评价他:“赫伯·凯勒尔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使所有的员工为了公司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只要有需要,所有员工愿意为他无条件加班。如果因为某种突发情况导致飞机延误,飞行员也会帮助整理登机门梯,如有需要,检票员也会主动帮助旅客搬运行李。在他上任的第二年,公司便获得了盈余,以后每年都保持着客观的收益—这在美国航空运输业至今无人能及。他的目标—短距离、高频率、低票价定点运输行业也得到实现。

通过成功领导者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领导实际上是一种人际关系,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领导者实际要做的,最终追求的是与他人良好相处,让他人喜欢你、追随你,甚至仰慕你,按照合理规划的愿景与你共同奋斗。

良好人际关系的获得需要很多素质,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要求更多,不只要有接触的能力,还要有很多重要的道德品质。

首先,做一个诚实的人。与人良好交流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诚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一种资源,当你具有这种品质,你就拥有了这种资源。日久见人心,只要你一直保持言行一致,员工会信任你,希望你成功,无条件助你一臂之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