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王之学让领导力变为现实(3)

 

迎 接 挑 战

一个组织、一个项目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一些波折,需要领导者带领员工克服困难。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各个层面:一种新产品、一条新行业规则、一次行业或企业内变革或者一家分公司的建立。挑战意味着要打破现有局面的平衡,实现一种更高层次的飞跃。

挑战存在着风险,领导者或者满盘皆输或者实现质的提高。卓越的领导者往往在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带领团队不断取得进步。在调查中,领导者都是不满现状,寻找改变的机遇,主动出击,寻求进步和提高。领导者是开路的先锋,需要有敏锐的触觉探知周遭形势的变化,注意到新产品新规则可能在行业内部引起的变动,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抓住每一次机会。

“一个平庸的、保持现状的公司在市场上永远不会成功。领导者一定要承担风险,并坚信这样做是值得的。这是公司摆脱发展缓慢之路,实现腾飞的唯一途径。”O3娱乐公司的产品销售部经理迈克·帕勃十分肯定挑战。

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马云的经历可以充分说明善于迎接挑战、不断创新的领导者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成功。马云1992年第一次创业在杭州成立海博翻译社,1995年—1997年创办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9年,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目前,阿里巴巴拥有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

马云及其领导下的阿里巴巴团队虽然风光无限,但这个过程马云走得异常辛苦,从名不见经传不被看好的小人物,到现在的商业奇才,每一步都体现着他对常规的突破和现状的打破。

2004年,中美关系最紧张的时刻,马云一反常规,在美国加大广告宣传。

2005年,经济紧缩时期,马云居然宣称:“现在是需要烧一点钱的时候了。”

2006年,在阿里巴巴网站看似情形一片大好的状态下,马云却在内部宣布“第二次处于高度危机状态”。

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马云仍是反其道定了个低价—13.5港元/股,虽然冒险,却赢得了不小的口碑。

在2008年末经济危机背景下,很多小企业纷纷倒闭,马云没有乘人之危收购这些小企业,而是帮助中小企业和自己“过冬”,拨款150亿元救援中小企业。

2009年1月19日,马云在给阿里巴巴员工的邮件中写道:“请带上你的家人去花钱!去消费!”虽然公司受经济危机影响,但是马云非但没有缩减员工工资,反而为员工提供2009年加薪和2008年丰厚的年终奖计划。

面对挑战的一次次逆向思维,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包含了马云对局势的深刻思考和体认。对挑战和困难的一次次战胜,为马云赢得了更多追随者的支持,成就了他的领导力。

关于如何应对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一般来说有5种方法,这5种方法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缓解危机。

首先,领导者要弄清楚自己会给人们造成什么风险,也就是自己会与谁的利益起冲突。了解到这一基本情况,领导者会根据利益划分出谁是自己的同盟者,谁是自己的敌对者。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领导者的品德和智慧都非常重要,品德会让他征集到优秀的追随者,智慧则会让他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取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领导者需要有智慧根据成员或者团队中的异常性反映发现可能的变动或者风暴。如果领导者不能预知风险,那么很可能会遭受危险,领导者需要时刻保持一种敏感性,感知组织的风吹草动,了解成员的思想变化,随时应对风险和准备变革。虽然对很多成员来说,接受新的思想,应对组织中的变革,改变适应已久的工作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领导者要知道,不论他们的新设想多么有理有据,他们的变革宣言多么慷慨激昂,守旧派总是占大多数。领导者在这时应该采取一种开放的姿态,不能把反对者都当作敌人和前进障碍,他们很可能在犹豫和徘徊,所以应该留出一个缓冲时期,逐渐扭转他们的想法。如果一开始就采取强硬的手段,很可能将潜在的支持者变成敌对者,他们会坚决反对你的建议,变得固执己见,甚至联合别人针对你。领导者在缓冲期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到最多的支持者,一方面说出自己变革的根据,给出一个改革后美好的愿景,一方面学会做说客,用真诚的态度让这些中间地带的人相信你,支持你,虽然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只要领导者肯抱着真诚的态度耐心等待,一定会被大众接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