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的代表案例:假道灭虢(5)

荀息的“假道灭虢”之计实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被后世膜拜。后人都在讥讽虢公那份虚妄的高傲和虞公那个白痴的脑子。不过,同时,是否有人能再想,这种计谋或者是大多数诸如此类的计谋的成功本身是在考验人类的道德和良知。

但凡一个心计缜密之徒一定能成功设计一个心地善良之人。计谋的实质其实就是“骗”,骗术的高低在于一物降一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抑或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全力比拼。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我们在“假道灭虢”中更应当着力感悟的是,假如你我是虢公或者是虞公的话,该做何选择,做何防备?如何自保方能防止被骗?

我们大可不必站在晋献公的角度,自我感觉如此如此会如何得意。事实上,连消费者权益都无法得以完全保障的我们,决计很少有机会体会“晋献公”这个设局者的感觉。

刚才说得严肃了,再次还原古代现场,且说早早降了大晋国的舟之侨待遇就好得多,直接被晋老大官拜大夫,可以上朝议事。舟大夫也知恩图报,举荐百里奚,希望献公录用。晋献公在用人方面的确大人大量,用人不问出处,让舟之侨全权办理。

舟之侨原以为百里奚失业在家,自己带个offer去,应该说服他没问题。自己也好在新老板面前露个脸。

哪知,百里奚却坚定地表示,祖国被晋国所灭,自己哪能投敌上班?!这一语双关,既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又是对舟之侨的人格贬损。

舟大夫心中不快,又不想在新老板面前显得自己没点业务能力。于是,他在回朝复命的时候,愣说百里奚是浪得虚名。一番深谈之后才发现他其实不过是个三俗之人,不登大雅之堂,胸无大志,难堪重用。晋献公也不再查考,就此错过百里奚。

真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网上的原创小说一大堆,真能出版的也没几个啊。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因为百里奚没跟晋献公签劳动合同,最后终于遇上真正的伯乐,西去秦国上班,成就一番伟业。

且不说暂时落难的百里奚,咱们先关心关心里克同志的安危。同样是老子的那句祸福辩证之言,因为里克自告奋勇地领兵灭虢灭虞,大功一件,却遭受骊姬一伙忌恨。这与申生有莫大的关系,因为里克是太子的老师,也就被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看不了申生有好日子过的骊姬发了狠,叫来优施,要谋个计策,剪除太子党羽,早早灭了里克为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