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3)

二是,民族素质和民族自信心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民族素质显著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度、深度和前进的速度前所未有,就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我们的素质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存在某种滞后甚至严重滞后的现象。而从历史的和世界的视野来观察,一个大国的崛起,良好国民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这里举德国10和以色列11两个国家为例。

德意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产生过许多举世闻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音乐家,如康德12、黑格尔13、马克思、海德格尔14、爱因斯坦15、贝多芬16、巴赫17、歌德18、海涅19等等。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广大的德国民众,成为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尼采在谈到德国人的民族特性时说:“它没有一种与之一起成为主宰的高级文化,更没有一种美好的趣味和一种高贵的本能之‘美’;然而,它却有着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更男人气的美德。勇气和自尊十足,在交往和相互义务中诚信有加,非常勤劳,极为坚毅——还有一种固有的、需要加以刺激而不是加以阻止的节制。”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讲理性,守纪律;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神。歌德的《浮士德》所讲述的故事就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德意志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多德国人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一直到现在,德国的产品质量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举世公认,其原因就是他们保证质量,不断改进,总是追求更美好、更完善的目标。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德意志民族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才可以在“二战”失败的废墟上,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国家迅速恢复元气,重新成为欧洲和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以色列是一个面积只有21000多平方公里,约2/3土地为沙漠地带的袖珍小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已经发展成为人均GDP达到28000多美元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位居世界前列。犹太民族可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上的几次大流散,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并且遭受了德国纳粹最血腥的种族大屠杀。但这个民族历经千年磨难而不衰,归根到底,是犹太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高度的民族团结精神在做支撑。世界上公认,犹太民族是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最善于思考的民族,是最富于坚韧精神的民族,是最务实又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

优秀的民族素质是怎样养成的?差别在基础、在家庭教育。有一本名为《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书,介绍了一位以色列母亲的成功育子经验。她给了孩子们坚强、自信、宽容三把钥匙。而她的孩子们也以三把钥匙来回报她的养育之恩:一把汽车钥匙、一把别墅钥匙和一把装满珠宝的保险箱钥匙。犹太家长对儿女的爱,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不做短线,只做长期投资,从小就培养孩子健全的素质和人格,不培养平庸孩子。该书作者沙拉在“后记”中说,一些中国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像一幅子宫图,而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像一幅篝火图。最美的子宫图就像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在手稿中所描绘,它完美地表现出“子宫就是孩子的宫殿”。儿女是来源于子宫的作品,可是,作品发表之后,父母还设立“虚拟子宫”,斩不断理还乱地来“爱”孩子,久而久之就把孩子培养成平庸无能的人。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则像一幅篝火图。画面中,父母用篝火点燃孩子的人生和前程,遥遥望见他们就像一轮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虚拟子宫的爱子方式,是毁灭性的育儿方式。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很多深陷误区的中国父母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以爱的名义,正在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它不仅使犹太子孙精明富有,而且还使得他们无论漂泊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如鱼得水地开展事业。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杂志曾做过一个调查: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在有偿生活机制的运行下,孩子们比想象的更能干,更有时间意识、成本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在以色列广为流传着一句教子名言:“教育的目的是把每个人都训练成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这句名言出自犹太后裔爱因斯坦的口中。《读者》杂志上有一则介绍美国华盛顿一所精英教会高中的文章。这所高中的校训是“为了别人的人”。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了别人的人”,所有毕业班学生必须完成至少40个小时的社会服务才能毕业。其中重要的一个服务项目是到无家可归者救济站,面对面地给那些无家可归者提供社会服务。这些无家可归者,有的有毒瘾,有的精神不正常,服务起来非常不容易。一位15岁的男孩负责打饭,他看到排队来领饭的人全低着头,一言不发。什么是人的尊严,这个刚开始理解世界的男孩一下子就领会到了。正常的财富,都是通过为他人服务而得到的报偿,所以致富的正途首先是理解他人。让孩子看看真实的生活,理解什么是人的尊严,怎样维护人的尊严,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