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点基石:“纪律第一”(7)

在体现严于律己、奉献他人方面,邱少云是典范。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迈克甚至能够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邱少云牺牲的场景。

邱少云是一位志愿军战士,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他所在的连队接到上级命令,数百名战士提前二十多个小时潜伏在敌人占领的高地前,以便总攻发起时迅速出击,占领敌人的阵地。他们的纪律就是潜伏着,不暴露目标。在潜伏过程中,敌人的一颗燃烧弹就落在距邱少云两米远的地方。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插在他脚上用于伪装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迅速升腾起来。当时,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那样就会暴露目标,整个潜伏计划也必然落空。所以,他一动不动地趴着,很快,他的衣服烧着了,烈火蔓延到了全身。但邱少云依然纹丝不动地趴在那里,咬紧牙关,为了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他的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也没动一下,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正是邱少云的严于律己,让整个潜伏部队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和平年代,倡导严于律己是一种付出的理念,仍然是十分有价值的。把律己定性为付出,提升了纪律第一的境界和高度,它让人们明白,遵守纪律不但是影响个人的事情,更是影响大家的事情。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员工,他们视纪律为儿戏,当受到处罚时,他们还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是触犯纪律了,随你处罚!”他们认为守不守纪律都是自己的事情,却不知道已经伤害了他人的利益,伤害了公司的利益,无论怎么处罚他们,这种损失其实都已经无法弥补了。

在我写下上面这几段文字的两天前,一位北京的朋友来到成都,我开车带他去吃饭。当时,车堵得很厉害。我问他:“相比于北京,成都不那么堵吧?”

我本来想为成都人民捞点面子,但朋友的回答让我觉得脸面尽失:“相比之下,北京堵得让人好受一点。”朋友解释说,北京堵车时,大家都很守规矩,各行其道,旁边道上有人动作慢了,空出位子,不会有人从旁边道一甩方向盘抢过去。而在成都,你随时都得提防着,不能动作太慢,否则只要前面留下空当,马上就有一个车头挤过来。交通法规,就是每一个司机的纪律。如果忽视交通法规,强行抢道,就丝毫谈不上付出与奉献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