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无处可逃(2)

(2)为人所知的导致异位性皮炎恶化的因素

刺激性物质——化妆品、洗涤剂、羊毛衣服

食品——牛奶、鸡蛋、柑橘、花生、小麦粉食品

吸入后诱发过敏的物质——香烟烟气、花粉、灰尘等

皮肤干燥、水分丧失

压力

荷尔蒙变化

感染细菌或滤过性病原体

季节性变化——在春天或冬天等干燥季节发病更多。

(3)症状较轻时做好保湿就可以了

异位性皮炎是皮肤越干燥越瘙痒,所以让它不干燥是至关重要的。沐浴可以去除汗水和其他一些给与皮肤刺激的物质,所以每天用温水简单洗个澡比较好。肥皂主要用中性肥皂。洗澡后3分钟内要涂抹保湿剂保持皮肤不干燥。眼部周围的皮肤比较柔弱,所以只可使用保湿剂,不可涂抹类固醇。

(4)对类固醇的误解

给异位性皮炎皮肤炎患者开出的处方药大多是类固醇制剂,它能快速减缓皮肤的炎症和瘙痒。据说这种药长期使用的话,药物成分在体内累积,会带来生长障碍等副作用。其实这是一种偏见。类固醇被身体吸收后会通过肝脏完成代谢并很快排出体外,并不会在体内累积。类固醇是治疗炎症的必备药。严重的炎症如果靠自然痊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期间如果克制不住搔挠、挠弄伤口的话只会加重炎症。

类固醇制剂或药膏如果长期服用或者全身涂抹的话会带来副作用。遇到这种情况要定期去医院诊断,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5)最新的类固醇制剂用法

所有的类固醇制剂依据相对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5个阶段或7个阶段。以阶段为标准决定适用部位。原则上皮肤薄的地方涂强度低的药,皮肤厚的地方涂强度高的药。其他的部位依据病情决定用药。

如果皮肤薄,可能的话涂保湿剂就可以了,皮肤状态变好后可以从1天一次向2~3天一次递减。

在以前治疗异位性皮炎只有类固醇时,一般采用从强度低向高递增的治疗方法。但现在又新出来很多药膏,也开始使用从高强度向低强度递减的治疗方法。但原则上还是要求未满三岁的孩子要先使用强度低的类固醇。婴幼儿多数对强度低的吸收比较好。如果坚持用类固醇治疗6个月以上仍未见效,则需要考虑其他方法的治疗。

(6)除此以外,治疗异位性皮炎的辅助药物

异位性皮炎严重的孩子全身会瘙痒,且有脓水流出,孩子啼啼哭哭不肯睡觉,父母也跟着受累。因此医药部门开发出减缓瘙痒、有助睡眠的抗组(织)胺剂。另外,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维生素F,OctadecatrienoicAcid,GLA)提取月见草中的种子油也可用于异位性皮炎的治疗,这种药虽安全但是药效不明显。不过也偶尔发挥作用,所以可以尝试之。而如果皮肤炎扩展到全身,则应涂抹抗生剂或抗生剂药膏。

(7)因异位性皮炎而忌食一些特定食品对身体损害很大

都知道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粉、海鲜等都会加重异位性皮炎的病情。但需要指出的是,因特定食品诱发疾病就对所有的此类食品忌口是欠妥当的。引发病情的食品忌口很重要,但对所有有可能性的食品都忌口反而会导致多种必需的营养成分不能被摄取从而延缓孩子的成长。

这就需要通过皮肤反应检测、血液检查等科学性检查正确诊断病源食品。但事实上即使通过检查显示过敏呈阳性也很难断言吃这种食品会加重病情。因为这种检测中的阳性反应很多都是假的。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直接食用此类食品进行过敏与否的“诱发检查”或“过敏食品诱发检查”。在确诊病源食品后要在一定时间内忌食。一般对于食品的反应在2~5岁幼儿中较多,大部分长大就会好,之后注意再确认下。

一般来说,过敏的孩子在周岁前忌食海鲜、虾、贝壳、鸡蛋、小麦粉、坚果类比较好。特别坚果类,都知道一旦产生都会持续一生,所以要尽量晚些喂。水果中的西红柿、草莓、橙子、柑桔等要在周岁后喂服。因为这些苹果也有酸度,会对孩子造成刺激。

(9)为改善环境,父母需要做的是哪些

孩子得了异位性皮炎,父母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来减轻孩子的瘙痒。特别是家中的灰尘、螨虫会加重病情,所以那些我们知道的灰尘、螨虫容易聚集的地毯、窗帘、床垫最好不要使用。床铺也要经常清洗并放到阳光下曝晒。还要用吸尘器和湿抹布经常清扫房内的角角落落。保持室内温度在22℃,湿度在65~70%,另外宠物和有毛的时间过久的洋娃娃是滋生灰尘、螨虫的温床,所以要注意清理。

(10)没有被验证的民间治疗方法的副作用

没有一种药到病除的治疗方法,但发病人却在增加,这种现状催生出许多治疗皮炎的“秘方“。有特效食品特效药的广告报道也因之漫天飞舞,但大部分都没得到科学验证。毕竟皮炎随季节和时段会自然痊愈。在医院里依据已经被验证的方法治疗一次花费2~3万元,按照民间秘方至少需要20万以上,可谓是劳民伤财。事实上医院里有很多病人都是拜所谓“民间秘方”所赐,病情恶化或肝功能遭到损害的。

Point

皮肤炎是由遗传性、环境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婴儿期出现湿疹后75%在两周岁时消失,3~5岁时大多数都会消失;

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仔细涂好保湿剂就行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