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采蜜就不要踢蜂巢(3)

1842年秋,林肯在斯普林菲尔德镇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封匿名信,公开讽刺一个名叫席尔斯的自大的爱尔兰政客,这封信被全镇引为笑话。这激起了敏感骄傲的席尔斯的愤怒。当他查出是林肯写的信时,他立刻骑马找到林肯,要和他决斗。

林肯不喜欢打架,也反对决斗,但此刻为了自己的荣誉,又不能不应战。席尔斯让他挑选武器。由于手臂长,他选择了大刀,并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刀法。到了决战的日期,他和席尔斯来到密西西比河的河滩,准备决一死战。幸好在最后关头,有人出面阻止,这个决斗才没有进行。

这是林肯毕生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不过这件事也使林肯得到了为人处世的珍贵教训。从此他再也没有写过侮辱别人、讥笑别人的信,他也几乎不会再因任何事而批评任何人了。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屡次更换指挥北方军队的将领,但他们却都相继惨败。林肯失望而忧虑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全国一半以上的人都在指责这些没用的将军,但林肯却始终平静地保持沉默。因为他最喜欢的格言是 “不要评论人,免得被别人评论”。

当林肯太太和很多人咒骂南方人时,林肯总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们处在他们的位置,也会那么做的。”

可是,没有谁比林肯更有资格去批评了,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例子:

1863年7月1日,“盖茨堡战役”打响了。7月4日晚上,南方的李将军开始率部向南撤退。当时大雨倾盆,当李将军他们撤到波多马克河边时,高涨的河水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而身后就是胜利的北方军。李将军和他的部队就被困在了这里。

这正是俘虏李将军及南方军,结束战争的好机会。林肯满怀希望,他先发电报,又派出特使命令米德将军,立刻突袭李将军。

但米德将军呢?他竟采取了和林肯的命令相反的行动。他先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然后又迟疑不决地拖延下去。米德寻找各种借口回复林肯,拒绝进袭南方军。最后河水退了,李将军带着南方军逃过了波多马克河。

“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知道此事后,林肯非常震怒。他大声地对儿子罗伯特说:“天哪,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将军已经落入我们手心了,只要伸出手,就一定能俘获他们。这种情况,几乎任何一个将军都能打败他,就算我自己带兵,也能消灭他们。”

失望之余,林肯给米德写了封信!在林肯担任总统后,他的言辞都很克制保守了,因此在当时,林肯的这封信,应该算得上是最严厉的批评了。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将军:

相信你没有意识到李的逃走会带来多大的不幸。他就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发动攻击,再加上近来多次的胜利,就可以将这场战争结束。但现在,战争将不得不延续下去。上星期一你没能抓住攻击他的机会,等你到了河的南岸,你还能做到吗?如果我指望你现在有好的战绩,未免很不妥当,我也不敢有这样的奢望,我很痛心,因为你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

你想,米德看到这封信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不过米德根本没有见到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将它寄出。这封信是在林肯去世后,从他文件中发现的。

我猜,林肯写完这封信,一定对着窗外考虑了很久:

“慢着,也许我太心急了,我在这宁静的白宫,命令米德进攻是很容易,但如果我也像米德那样身处战场,看到那么多的血,听到那么多死伤者的呼叫、呻吟,我可能也不愿进攻。如果我的性格和米德一样懦弱,或许我会和他作同样的决定。

现在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发出这封信固然能让我觉得痛快一些,但米德一定也会为自己辩护,反过来指责我,这只会导致更多的不愉快,还会伤害他的自尊,损伤他指挥官的权威,甚至他还可能因此离开军队。”

这样考虑之后,林肯就把那封信锁进了抽屉。因为林肯知道,尖锐的批评和指责,永远收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罗斯福总统曾说过,他做总统时,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他就会靠着坐椅,仰头去看写字台壁上挂着的林肯画像。然后他问自己:“如果林肯面临我这样的困难,他会怎么办?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