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边缘反应(2)

Box8:那一刻,我们都“冻结了”

一天晚上,我们在母亲家看电视、吃冰激凌,天已经很晚了,突然有人按响了门铃(这在她居住的社区来说是件很奇怪的事)。就在那一刻,所有人的手都“在瞬间冻结了”,简直太神奇了。最后发现,原来按铃的是我姐姐,她忘记带钥匙了。感觉到危险时,所有人做出了相当一致的反应。这就是第一边缘反应(冻结反应)的一个实例。

战斗中的士兵也会采取同样的反应。当“排头兵”冻结时,其他人也会冻结,无须任何理由。

这种冻结动作有时也被称为“车撞鹿”(晚上横穿马路暴露在车灯前的鹿会愣住不动)效应。当我们突然被困在一种潜在危险的环境中,我们会立即冻结自己。在生活中,这种冻结反应常常是善意的。比如一个走在街上的人突然停住,然后用手拍一下自己的脑门,接着转身跑回家去关掉炉子。不管威胁是来自一只巨兽还是来自突然想起的事情,那一瞬间的停止足够让大脑做出快速的评定了。

在遇到现实威胁时,我们也会冻结自己,就像上面的例子,听到(听觉威胁)威胁同样让我们的边缘系统提高警惕。当一个人被问及自己陷入困境的反应时,这个人会像坐在“弹射座椅”上一样冻结自己。

类似的边缘反应还出现在面试过程中。面试的人常常会屏住呼吸或只做浅呼吸。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应对威胁的方式,参加面试的人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周围的人是很容易发现的。我常常会在面试进行到一半时告诉面试者放松,然后深吸一口气。

在审问过程中,我发现问讯对象常常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比如椅子腿后面),而且会在一段非常时期内保持这样的姿势。每当看到这种行为时,我就知道:某个地方有问题了。这个人可能在说谎,也可能没有,我能肯定的是,他正在承受某种压力。于是,我会顺藤摸瓜,找出他不适的原因。

减少曝光率也是一种冻结反应。我们在商场的监控录像中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小偷们通常会弓背弯腰,尽量隐藏自己。其实,这样的举动让他们更显眼,因为大多数人在商店里会很活跃,他们向上挺的动作多于向下弯的动作。通常,人们还会通过限制自己头部的曝光率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如竖起衣领和低下头,这被称作“海龟效应”(见图4)。

逃跑反应

当冻结反应不足以消除危险时,或当它不再属于最佳方案时(例如,威胁太近了),边缘系统的第二套方案就是逃走,即逃跑反应。显然,这样选择的目的就是要逃离威胁,或者,至少离危险远一些。为了让我们逃离危险,我们的大脑会指挥我们的身体,让它采取明智而谨慎的行动,数千年来皆是如此。

然而,在现代世界,我们毕竟是生活在城市中,而不是荒野,于是,我们的逃跑反而实施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我们不得不对逃跑反应做出调整。逃跑的行为不再那么明显,但目的是一样的——让自己避开或远离那些不安全的人或事。

如果你肯回想一下你所经历过的社会互动,你可能会想起一些“回避”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让你远离那些不必要的关注。就像孩子不喜欢桌上的食物时转身离开那样,任何人都有过想逃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避免可能会带来威胁的谈话的经验。

另外,将身体后倾也是与人保持距离的一种方法,例如将物品(可以是钱包)放在膝盖上或将脚伸向最近的出口一方等。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受大脑控制的,同时,它们也说明有人想与某(些)人或某种已被察觉到的危险保持一定的距离。这里要再重申一下,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采取这样的方法来逃避自己不喜欢或对自己有威胁的事或人。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用这样的方式来逃离那些杂乱的聚会,远离那些糟糕的人际关系,或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甚至意见不合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见图5)。

在谈判中,当听到对方不合理的报价时,或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产生受到威胁的感觉时,人们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边。同时出现的可能还有各种阻断行为,如闭眼、揉眼或用手捂住脸等(见图6)。他可能会将身体倾向谈判桌或某个人的另一边,同时也会将脚转向另一边,有时甚至转向出口的一边。这些古老的逃跑反应便是保持距离的非语言信号,它们告诉你,这个家伙对当前的谈判很不满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