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酒史、酒话、酒文化(10)

他在京师的时候,曾经把量大的名酒人聚在一起,彼此"较量"一番,无人是他的敌手。所以他长年在"酒国"称尊,"酒帝"之名,为之不胫而走。《清史列传》有他的传,说他性轻财,豪于饮。康熙帝欣赏他的才学,特赐进士出身,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知县,因病而归。他只活了五十四岁,未知是否与豪饮有关。

而今师大曾有"酒会"之举,吾等亦有"酒党"之称,虽未必谈诗论文,但语无尘杂。尤其"酒党"之"党""尚人不尚黑",因之不言是非,不争名利,但讲"人间愉快"。若此,较诸古之"酒社",何止别出一格而已。

余言

以上所说的有关饮酒的礼俗,不过个人耳目所及的点滴。我国既然是个"酒文化"的古国和大国,则历朝历代乃至幅员所至,其相关者不知凡几,何况因时而有变迁,因地而有歧异,自非笔墨所能尽述。

譬如鸿门之宴,司马迁特别记下席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其后樊哙进入,项王命他"从良坐"。项伯是项王的季父。可见这次宴会尊卑的等次是这样子的:项羽、项伯首座,两人一为王,一为王之季父,所谓"平起平坐";亚父范增为项羽谋臣,奉为尊长,居其次;沛公刘邦势窘来谒,又其次;张良、樊哙为刘邦之臣,自居末座。"东向座",即坐在西边面向东,古礼很注重面向。由这次宴会席位看来,东向最尊,其次南向,再其次北向,最卑者为西向。

像鸿门宴这样的席位尊卑礼俗,衡诸汉唐以后,显然已不足为法,而一旦殿堂建筑不再"坐北朝南",则面向的尊卑便难有一定的依存了。

但是直到今天,人们宴会仍因为席次彼此谦让半天,因为首座最尊、末座最卑。中国人表面上多以"谦让为怀",很少人公然"僭越失礼"。可见"席位尊卑"的礼俗精神是迄今不衰的。而为了免除宾客"不知所措",或防患"莽撞无知"之徒,现在较正式的宴会都在席位上摆置名牌,这实在不失"文明"做法,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昔年东坡大书重刻欧阳公《醉翁亭记》,改其"泉洌而酒甘"作"泉甘而酒洌",虽然止于一字易位,但深觉情趣大大不同。今传本"甘"字作"香"字,"香"字其实不如"甘"字好。而人们每引宋人杜耒诗句说"寒夜客来茶当酒",我也颇不以为然,因改作"寒夜客来酒当茶",认为如此才足以消寒夜,才具"吾党"风味,与东坡才能同称"酒知己"。但仔细想想,人们既然有"以茶代酒"的,则寒夜对客品茗,或者油然亦有"酒滋味"矣,那么纵使豪情大减,却也能饶其闲情,则有何不可!因之"寒夜客来","茶当酒"也好,"酒当茶"也好,两相并存可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