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述这个主题之前,先来看一篇《青年杂志》刊登的文章: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法国家庭。一天,女孩放学后,在客厅里踢毽子,忽然,小女孩一个钩腿,身子碰到了架上的一个花瓶,“咚”的一声,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块。这不是摆设品,而是祖上传下来的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
女孩慌忙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
当天晚上,母亲发现花瓶有些“变化”。吃晚餐时,她问女孩:“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
女孩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蹿下跳,最后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母亲很清楚,孩子在撒谎,每天上班前,她都把窗户一扇扇关好,下班回来才打开。
母亲不动声色地说:“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女孩在床上发现一张便条,母亲让她马上到书房去。
看到女孩忐忑不安地推门进来,母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女孩:“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
接着,她又在女孩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黏合得几乎完好无缺。不过,这是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黏合力更强的胶水,而且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
母亲又拿起一块巧克力,说:“最后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喜欢踢毽子的女孩。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
“妈妈我……”
以后,女孩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她想撒谎时,三块巧克力就会浮现在眼前。
俗话说,树木不修理不会成为有用的材料,人不教育不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不要一味地鼓励和奖赏,也要适当地惩罚和?评。
一位苦恼的妈妈就女儿出现的问题在网上发帖子征求专家的意见:
我的女儿从上初中开始,为了能让她好好学习,我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平时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奖10元;摸底考试进入班级前10名,奖50元;进入年级前3名,奖100元。这招开始还真管用,她一回家就看书、温习功课,往日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嚼口香糖的坏习惯也改掉了。可时间一长,孩子明显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我只好提高奖励,但看来效果不大……我该怎么办呢?
女孩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直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缺点”或“错误”总是伴随着女孩成长、成熟的全过程,成人往往对女孩知之过少,因此要慎用奖励或惩罚;必须使用时,所选择的具体方式应具有意义和效果。只有真正爱护并充分理解女孩,才能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上述事例中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出现过类似的困惑:动辄给女孩金钱、物质的许愿和奖励,开始的确有效,但慢慢地就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时起到相反的作用,发展到女孩把学习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导致了女孩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
为什么奖励不灵验了呢?那是因为家长在奖励女孩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误区。
首先,父母看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奖励。女孩考好了,家长不是奖人民币,就是奖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而精神上的奖励却一点儿都没有。这样在女孩心中会形成一种思维:他们奖励我,是为了让我考好成绩,不是因为关心我。在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下,女孩厌倦了物质的奖励之后,就会没有动力。
国外流行这样一个观点:好女孩是表扬出来的。经常表扬、肯定女孩勤奋、刻苦的行为,更能够激发女孩的内部动机,使她们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使学习行为更为踏实、长久,而且精神奖励绝对经济、实惠。
其次,父母重视智力、轻视德育。在现在的家庭中,父母看重的只有学习,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家长就认为万事大吉,大奖特奖,其他诸如德、体、美、劳等则无所谓。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期末被评上“劳动标兵”,女孩特别高兴,满指望母亲会表扬自己,谁知母亲一撇嘴:“真寒碜,现在谁还像你这么傻?什么时候得了‘学习标兵’,我再奖赏你……”这种“重智力、轻德育”的结果,导致女孩的畸形发展,会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女孩。
作为父母,如何巧妙利用“奖励”和“惩罚”的艺术呢?